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志士光荣牺牲,他们中既有普通士兵,也有高级将领,每一个人都值得中国人民铭记和缅怀。
在牺牲的八路军高级干部中,有一位将军正准备结婚,不想就遭遇了不测。他就是115师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
符竹庭出生于江西广昌县头陂曹家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双亡的他是在祖母的一手照顾下长大的。
当时穷苦百姓的生活很不好过,有父母的或许还能在家长的保护下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符竹庭却没有这样的福气。由于祖母年迈,符竹庭早早就“当了家”,11岁就到杂货店当学徒,受尽苦楚。
符竹庭的命运发生改变是在1927年,当时南昌起义爆发,部队南下经过广东时曾在头陂宣传革命道理。15岁正是最有激情的时候,符竹庭深受感染,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
符竹庭聪明,所有工作一学即会,再加上小小年纪就有一身胆色,十分的领导的喜爱。参加革命第二年,符竹庭就升任为了政治交通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红军后,他又从大队政委变为团政委,与团长杨得志在江西黎川县西南部,进行了闻名全军的三甲掌战斗。
那是1934年2月的一天晚上,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李聚奎找到杨得志和符竹庭,说国民党3个师的兵力正在三甲掌一带活动,命令他们马上行动,一定要抢在国民党前占领三甲掌高地并坚守,但具体要坚守多长时间,师长也不能确定。
接到命令后,杨得志、符竹庭立刻集合红1团急行,终于在国民党之前占领了高地。来不及休息,杨得志就命令全团赶快修筑工事,以防国民党天亮后发起进攻。
全团在山上干了整整一夜,从山腰到山顶修了好几层,这是一场典型的阵地防御战。
早晨刚蒙蒙亮,天空就传来轰隆隆的巨响,七八架飞机向三甲掌上空飞来。再向山下望去,敌人的部队已经到达山底,黑压压一片,大战一触即发。面对如此情景,杨得志、符竹庭毫无惧色,沉着应战,顽强阻击。
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傍晚,因杨得志、符竹庭指挥得力,敌人始终没能攻上来,最后只能退回邱家隘。
此战过后,杨得志、符竹庭受到了聂荣臻的大加赞扬,并亲自将这次战绩写成文章发表在《红星报》上。之后,朱德在福建长汀的大田屋,单独接见和检阅了红1团。
这年9月,符竹庭担任先头部队红1方面军2师政治部主任。长征开始后,2师作为先头部队为中央红军探路,符竹庭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风餐露宿,转关夺隘,屡建战功。
1936年,符竹庭进入陕北瓦窑堡抗日红军大学学习。他深知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十分刻苦,每天除了上课外,都抓紧时间阅读、讨论、研究问题。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符竹庭奔赴抗日战场。
符竹庭一心闹革命,始终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直到1943年31岁的他仍旧是孑然一身。时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帮老战友牵一条红线,这时,新成立的“战士剧社”的演员张杞引起了他的注意。
张杞比符竹庭小12岁,但参加革命的时间也不算短,正好也到了结婚的年纪。
于是,在肖华的撮合下,符竹庭与张杞确定了恋爱关系。然而就当两人准备提交报告申请结婚的时候,符竹庭却牺牲了。
1943年11月,发生了一场载入八路军战史的战斗,那就是赣榆大捷。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用了不到20小时的时间,几乎兵不血刃地全歼了敌人一个旅、保安队、岩警队共2000余人,解放了被日伪盘踞了长达5年之久的赣榆县城,而我军仅负伤37人,牺牲3人。
这场战役是军史上颇为罕见和传奇的辉煌战例,符竹庭在其中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但赣榆大捷有大喜也有大悲,大悲就是我军失去了一位高级将领。
战斗胜利结束后,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等机关返回到吴山以西的黑林镇、马旦头一带休整并处理战后事宜。符竹庭担心敌人会趁机反扑过来,便向全军下令要注意警戒。
符竹庭的担心并没有错,就在八路军庆祝胜利之时,日军正悄悄集结兵力向马旦头方向反扑过来。但由于我军有些轻敌,并未发现异常,等日军将近时,部队才反应了过来。
据当年参战的马旦头村老民兵回忆,八路军正在前村大树村的大场上出操,日军就从东山悄悄摸来。出操的八路军部队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幸亏哨兵反应过来,率先开了枪,出操的队伍才和日军展开了交战。
事发突然,符竹庭立刻上马指挥部队,然而他刚骑到马背上,不远处就落下一颗炸弹,马顿时受惊,嘶鸣不停,疯了般狂奔起来。
符竹庭有非常丰富的驭马经验,但这匹马是生马,并不听他的指令。就在这时,战马扬起前蹄几近站起,符竹庭不备从马上跌落下来,一只脚却被卡在马镫里无法动弹。
之后,战马拖着符竹庭继续狂奔,在拐过村房山墙时,符竹庭的脑部受到撞击,顿时鲜血淋漓。
马头村22岁的新媳妇鲍胜田发现了不省人事的符竹庭,大喊着叫来了五六个八路军战士,卫生员也急急跑了过来,几人连忙将符竹庭抬上担架送到后方医院救治。
可是,由于符竹庭受伤严重,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光荣殉职。
还在等待恋人归来的张杞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昏了过去,好不容易醒来后心情变得极度抑郁。肖华夫人王新兰看到张杞难过的样子,便把她接到自己家中住了一个多月,她才恢复常态。
1945年,肖华骑马路过一个村庄时再次遇到了张杞,得知她已走出悲伤准备开始新生活时也替她感到高兴。
后来,在肖华和王新兰的撮合下,张杞与另一位名叫李欣的干部结了婚,夫妻感情甚好,一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
真正的革命者的爱情没有狭隘,没有嫉妒,李欣听说过张杞和符竹庭的故事,他对符竹庭非常敬重。
1983年,赣榆县纪念符竹庭40周年活动时,张杞、李欣夫妇俩还共同写了悼念符竹庭的长诗,并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符竹庭的墓前进行了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