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在《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过程中,锚定“六地”发展定位,聚焦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品质。
以交通为支撑,构建高能级枢纽。畅通对外运输通道,建设太绥高铁、雄忻高铁,形成连接京津冀、中原、关中平原、呼包鄂榆等城市群中心城市3小时交通圈,连接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交通圈、山西中部城市群城市1小时交通圈。实施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推进高铁西站、中鼎、大盂、清徐等重要枢纽建设,全面提升太原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能级。加强中心城区和南北“两翼”的道路和轨道交通联系,形成“两环五横九纵”城市快速路网和“十横八纵”城市干路系统,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
以产业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全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大力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清徐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建设,积极推动太原临空经济区、低空经济产业园、清徐通航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围绕综改区“绿智城”、上兰“晋创谷·太原”等科创中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集创新、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创新圈。加强用地政策创新,积极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深化产业用地功能复合、分割转让、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应机制。
以人民为中心,营造宜居幸福城市。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全龄友好、高效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依托汾河和边山支流,构建通山达水、链园串景的蓝绿生态网络。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标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营造丰富的休闲游憩空间。构建系统完备、高效便捷、智能绿色、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和综合防灾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保障能力。
以文化为灵魂,彰显锦绣名城魅力。整体保护“两山拥城、汾水中流”的自然地理格局,重点保护晋阳古城遗址、太原府城及东、西山历史文化带历史人文格局,构建全域全要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挖掘凝练古都晋阳、千年府城、红色太原等文化价值,创新多元文旅消费场景,加快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中华文明历史传承的文化新名片。(陈嘉欣)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