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理。
问:你最大的危险是什么? 答:同情。
不管是对他人的同情,还是对自己的同情,都是一种对生命的否定。
1
同情是一种虚假的道德
尼采表示,同情是一种虚假的道德。
无独有偶,米兰·昆德拉认为同情是一种二流的感情,它意味着把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俯视被同情者。
意思是,同情者对被同情者骨子里是轻视的。
这很好理解,没有人会同情一个比自己强大的人。
同情在产生的瞬间,就相当于承认了被同情者比自己弱小可怜。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描述了一个全身瘫痪的富翁,他给自己找护工的首要条件是“这个人没有同情心”。
护工们的同情心在富翁看来是一种难堪的羞辱。
王宝强在《唐人街探案》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比所有人都瞧不起你更难受的,就是让所有人都同情你。 ”
任何一个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的人,都无法接受同情,不管这同情来自哪里。
如果说对他人的同情是一种轻视,那么,对自己的同情就是一种自我矮化。
一个伟大的人即便落难,给人的感觉也不会是同情——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同情一位伟人呢?
当然,他也不会自我同情,只会默默地为再次崛起做准备。
2
同情是对痛苦的误解
尼采认为痛苦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成长和超越的必要条件。
痛苦可以激发人的本能力量,跨越痛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同情会使人逃避或者沉湎于痛苦,不愿直面苦难,无法从中汲取力量。
假设一个人遭遇了重大挫折。如果他周围的人对他过度同情,不停地安慰他、帮他的消极找理由。
这会让他有在坏情绪中沉溺的危险,非但无法从痛苦中振作起来,反而会更加消沉。
被父母过度溺爱的孩子有成为巨婴的危险。
对自己的过分同情则会造成故步自封、坐井观天而不自知。
3
同情会削弱强者的意志
尼采认为生命应该积极地追求力量,而同情则试图压制这个本能,以换取虚假的安全感。
因为同情关注的是痛苦和弱点,而不是生命的积极面。
这种注意力的偏离,势必会降低对生命的肯定和热爱。
2009年,带母上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用一种极其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母亲的过度同情,导致她不管是读大学,还是读研,都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着。
她原本应该专注于积极的生活,追求健康和快乐。然而,当她开始怜悯母亲,并认为自己有责任照顾母亲时,她的关注点就发生了转移。
人生一旦偏离方向,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
过度的同情,导致她与母亲日复一日地在学校食堂同吃饭,在学生宿舍一米宽的床上同睡觉。
这种别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忍受的生活,侵蚀了她的意志力、榨干了她的自由空间,最终夺走了她的全部希望和力量。
同样,如果我们对自己同情,也会消耗掉自己的生命力。在本该积极为自己谋求超越的时间里,陷入自怜自恋的深渊。
因为人是有惰性的,而自我超越又总是比自我沉溺更需要意志力。
4
同情是对弱者的纵容
同情会让被同情者依赖于他人的帮助,从而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
尼采认为,只有摆脱对他人的依赖,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而同情会阻碍这种成长。
在某些情况下,同情可能导致对他人的过度干涉和道德绑架。
过度干涉可能会剥夺他人的自由意志,使他们无法独立地面对自己的困境和挑战。
比如,一位什么事都越俎代庖的母亲,从心底对孩子的能力是持以怀疑态度的。
这种行为会影响孩子对自我能力的判断,使他开始怀疑自己没有应对困难的能力,最终长成畏首畏尾的“妈宝男”。
而道德绑架往往是希望得到他人同情的人常用的手段。
以前面说的杨元元为例,因为同情,她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母亲进行了弱化处理,不 认为自己的母亲也能像其他成年人一样,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她的这个观念,也许是母亲对她的感恩式教育引起的。但她的妥协,无疑加固了她母亲的错误认知,纵容了她对自己的道德绑架。导致一个四肢健全的成年人,变成了一个靠吸食女儿生命力为生的废人。
尼采认为,真正的同情应该是基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共情。
他希望人们能够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帮助他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同情和怜悯的层面上。
对于杨元元来说,对母亲的真正同情——应该是鼓励、帮助母亲从精神上、物质上独立起来,成为一个正常的、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
如果暂时无法做到,那就先用停止同情拒绝母亲的道德绑架,迈出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对于溺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更好的做法是去认真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发掘自我力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同情是危险的。如果真的对他人的命运关注,而且有余力去帮忙的话,那就去共情。
插图为俄罗斯画家伊萨克·列维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