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药企正在撤离中国公立医院,有钱难买好药的时代要来了吗?
在当下的医疗领域,一场悄然而至的变革正在发生 —— 进口药正逐渐从中国公立医院的药房中撤离,而这,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近期,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呈现出了一个极为显著的新态势:在集采的舞台上,外企原研药纷纷缺席,取而代之的是踊跃参与报价的国产仿制药。
回首过往几年,外国药企撤离中国公立医院市场的浪潮已然汹涌。诸多曾经耳熟能详的进口药,如今在医院的药架上已难寻踪迹。
就拿辉瑞生产的阿奇霉素 “希舒美” 来说,往昔在临床广泛应用,如今却在公立医院绝迹;罗氏制药的治疗结直肠癌、胃癌的特效药卡培他滨片,也已不见其身影;还有治疗乙肝的 GSK 公司的 “拉米夫定”、默沙东的抗过敏药物 “地氯雷他定” 以及降血糖的二甲双胍进口合作原研药 “格华止” 等等,这一长串的药品名单,都成为了公立医院中 “消失的好药”。
集采的关键在于低价,国产仿制药为了中标往往不惜亏本竞价,而进口原研药由于研发成本等因素,价格通常居高不下,在价格比拼中难以胜出。一旦未能入选集采,就意味着失去了在绝大部分公立医院销售的机会,市场份额急剧萎缩。
当下医保支付方式进行了重大变革,DRG/DIP 付费制全面推行。在这种制度下,针对每一个病种,医保仅支付固定的费用。公立医院若选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总费用超出医保支付限额,而超出部分医保不予支付,亏损只能由医院自行承担。在经济利益的考量下,医院即便知晓进口药的疗效优势,也往往会对其望而却步。
那些坚持不降价的进口原研药正面临着严峻的撤网危机。例如,辉瑞的阿奇霉素在今年 4 月被河北省采购的内网下架。事实上,大量进口药的价格都超出了各省设定的内网价红线,若不顺应降价趋势,就只能面临被撤网的结局。一旦撤网,该省的所有医院几乎都无法再采购到相应药品。
随着进口药、原研药的逐步退出,国产仿制药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诸如 500ml 一瓶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价格降至 1.63 元,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更是从 35 元直线降到 2.39 元一支,价格优势十分显著。
《我不是药神》中白血病老太太那句 “我不想死,我只想活着”,深深刺痛了国人的心,也彰显了看病贵、看不起病这一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难题。
在追求药品价格亲民的道路上,如何确保药品的疗效与质量,成为了社会各界更为关注的焦点。毕竟,患者就医的核心诉求是治愈疾病,若因药品疗效不佳而导致病情延误,即便药价再低,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在医疗体系构建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采用了多层次的架构。在医疗体系层面,公立医院作为基础保障民众 “看得起” 病;私立医院处于中层,满足民众 “看得了” 病的需求;顶级诊所则专注于高端医疗服务,确保民众 “看得好” 病。在保障体系方面,医保负责基本、大众和普惠性的医疗保障,商业保险则侧重于高端、定制化和多元化的保障服务。
与之相比,中国的医疗体系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我国公立医院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覆盖了最为广泛的人群,而外国公立医院的覆盖面相对有限。因此,对于中国而言,或许更适宜构建基层医疗单位保障 “看得起”、公立医院保障 “看得了”、私立 / 外资医院保障 “看得好” 的医疗格局。当下让处于中端的优质公立医院承担过多基层医疗责任的做法,是否恰当,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反思。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医疗领域的变革只是社会巨变的一个缩影。洞悉趋势,方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