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是卓
“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说,现在的学生都是将来给我们治病的人,好好培养他们,几乎是最重要的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执行院长张小田在近日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谈起青年医疗人才的培养,她说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寒流袭来,天空一片蔚蓝,阳光给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大楼外墙涂上了一层金色,院内挤满了来问诊的患者。张小田结束了7个小时、共30多位病人的门诊,前来接受记者的采访。日前,我国首届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名单揭晓,张小田榜上有名。这位长期致力于胃癌精准诊疗的临床及转化研究的医生,获得了“国家杰出医师”称号。
张小田。受访者供图
张小田有很多身份,作为消化道肿瘤专家,她每周都在治疗许多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博士生导师,她担负着医学生的教学任务;作为副院长,她负责全院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工作,同时还负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的合作建设。平衡这些身份是困难的。面对这些任务,张小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对临床医生来说,看好病永远是第一位的责任,而要成为一位好医生,需要各方面的能力,以克服各种困难和矛盾。
在她看来,医学生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帮助、获得的资源与面临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资源更多了,但同时竞争压力更大,更“卷”了。医学生的“卷”体现在对人的全方面要求比较高,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体现的学习能力,还有学习成绩之外的,受挫折后能够坚守下来的毅力。医学生首先一定要真的了解医生的职业属性,以及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最后来做是不是要继续从事医疗职业的决定。
“医生是一个可能不需要十分聪明,但是学习和抗打击能力这两方面要求都很高的职业。”张小田说,对医学生而言,只有对职业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过程有了真正深入的理解,才能够去恰当地面对失败、打击、压力、挫折……
医学生面临的困难不容小觑。张小田说,医学生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学业和晋升,另一方面来自临床医疗环境。她说,“我理解,做一个好医生应该既有温度,又有硬度。患者需要感情上的安慰,但更需要医生去解决问题,应以最大的善意去做最大的担当。”这个过程中,对患者和家属,也应该是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决定,而不是命令他们做决定。医学生们能够理解许多患者是在以命相搏,这样相对来说更容易彼此体谅。同时,作为一个“小菜鸟”,相对来说不见得会被患者完全地理解、接受,应充分做好这些方面的思想准备。
张小田说,每个带教老师都值得去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有的人适合干临床,有的人可能就更适合去做科普、患教(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记者注)等工作,争取发挥个人最大的特长。
在具体的建议方面,张小田说,对医学生而言,首先,制定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基于别人的发展速度来比较,建立心灵的主体性。其次,身边应该有一些相助的“贵人”,尤其是比自己年长3岁左右的学长学姐、青年医师等,他们刚刚经历过这个阶段,应该最能够给予一些直观的建议。在老师和前辈的帮助下,争取比较好地完成未来的3到5年的规划。最后,要锻炼身体,不管以后做什么,身体都是第一位的。
“坦诚地说,很多临床医生都考虑过是否改行。”张小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20多年的时间里,她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同学们,有相当一部分去了其他领域发展,不少人也建立了自己的事业。但是,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明亮的话,医学事业仍然值得追求,“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坚持下来,最终成长为成熟优秀的医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