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从小督促培养的家长。

我们都听过橘生淮南的故事。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树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

教育也是如此,孩子就像树苗,家庭教育则是水土环境,不同的水土环境决定树苗是长成橘树还是枳树。

同样的,面对期末考试,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也决定了孩子对待考试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方式。



01

期末复习

家长的参与是决定孩子成绩的重要因素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期末复习,孩子们的成绩却是参差不齐?

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尤其是期末复习阶段,老师只能根据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带领孩子进行大概的期末复习。

但是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具体该怎样查缺补漏,还需要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有效的复习计划。

小学阶段的孩子认知有限,大部分孩子没有独立安排自己期末复习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参与。

有位班主任曾这样感叹: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

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

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

而这,就是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

老师除了课堂上传授给孩子知识,能做的很有限,曾经有研究表明:

孩子在18岁之前,家庭教育的影响比例超过60%,而学校的教育只占30%,剩下10%,来自社会教育。

期末复习阶段,负责任的家长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只给孩子施加压力,却不提供任何帮助。

要知道,学霸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02

真正负责任的家长

从来不会指望孩子自觉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说孩子要自觉,总是羡慕别人家不需要父母督促就能自觉学习的孩子。

可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避重就轻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帮孩子克服这些,让他成为更自律、更上进的人。

所以,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从小督促培养的家长。

圣人孔子“十又五而至于学”,十五岁可以看作孔子自觉性的初步建立,从此他才能够自主学习。

亚圣孟子少年时代也曾贪玩逃学,在母亲雷霆万钧的“断机杼”下才乖乖读书。

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此之前,孩子都不可能自觉地学习,都必须有成人的陪伴、督导和管束。

2019年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总分730分,创下广西理科最高分的历史纪录。

可是这么优秀的孩子,小时候也是个不省心的。

状元妈妈在谈到教育孩子经验时说: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他养成习惯。

这个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给他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在教育的路上,家长千万别心存侥幸,指望孩子会自觉,再聪明的孩子,家长不监督,也难成大器。

孩子需要尊重和自由,但也需要引导和鞭策,甚至在松懈的时候需要父母狠狠地推一把。

03

有远见的家长

从来不会只以分数论英雄

期末考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这是正常的,但家长更要明白,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

如果家长每天张口成绩,闭口分数,这对孩子来说绝对不是激励,而是莫大的压力。

或许短时间内,能够逼得孩子努力学习,但是时间久了,只会让孩子的心越来越远,你以为孩子什么都好,实际上孩子内心伤痕累累。

知乎有个问题:有位只看成绩的家长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网友回答:

每天都被寄予重望,每天的话题只有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周末都跟无休止的学习绑在一起。

上一秒还对你嘘寒问暖,下一秒知道你成绩后,考得好就跟你宛如同胞姊妹,考得不好就把你骂得猪狗不如。

他们究竟是爱我还是恨我,我到现在也不明白。

你自以为一切都是为孩子好,但孩子内心却不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

你认为现在逼孩子成绩优秀,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现在就已经不幸福了。

无效的学习加码,盲目地追求高分,这不仅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更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小欢喜》中,方一凡对童文洁说:“我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可我不是个坏孩子。”

成绩从来都不是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教育也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

如果只凭借成绩来定义孩子的好坏,那么是父母的狭隘和短视。

04

期末考试

考验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

期末考试,考验的不只是孩子和老师,其实也是对家长的一个考验。

孩子如何复习,如何对待考试,考出了怎样的成绩,对待成绩又是怎样的态度,背后都体现着家庭教育的成果。

你以为你仅仅是旁观者,实际上,你早已身在考场。

看过一个视频,一位爸爸质问女儿为什么学习不好,“你是没有笔,还是没有本子?”

谁知,小姑娘哭着发出灵魂回答:“我没有一个好爸爸。”

爸爸没料到女儿这样怼他,无奈地说:“你叫你妈教你吧,我懒得和你说。”



随后,女儿坐在床上嚎啕大哭,控诉着爸爸:

“别的小朋友是要家长的努力和陪伴才能那么好,不像爸爸三心二意的。”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要觉得自己的负责仅仅是说一句:“快去学习!”仅仅是在考试后根据孩子的成绩给出自己的反馈。

教育从来都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智慧的事情,学习这件事,孩子需要独立,但独立的前提是家长耐心地陪伴和培养。

教育从来不只是孩子的功课,也是家长的修行,孩子的成绩单上,也不只是孩子的考试分数,也有家长的成绩。

当你不满意孩子的成绩时,也请反问一下自己:作为父母,自己真的做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