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与之相匹配的,上海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跟上了数字化产业发展的脚步?如何培养出适配数字化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受访者供图
2025年上海两会即将召开,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提出了“关于打造数字化技能人才‘上海方案’的建议”。黄彬呼吁,上海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满足本地产业升级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输送更多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助力上海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不断攀升。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左二)和学生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对此,黄彬建议打造数字化技能人才“上海方案”。首先,要构建产教融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应与本地重点企业尤其是数字化转型相关企业深度合作,设置贴近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组织更多的实习、实训活动,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岗位;职业院校还要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数字化教育课程建设,针对数字化行业,制定行业标准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内容具有高水平、前瞻性,避免随意性,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字技能培训平台。各类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应联合政府力量,共同设计和推行数字技能培训项目,确保培训内容针对性强,能够满足各行业、各层次人才的培训需求;通过政府补贴、企业合作等方式,大力普及数字化基础技能,倡导更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工学结合”的培训课程,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岗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提高数字化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黄彬说,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避免职业教育仅仅停留在低端技能培养层面,应拓宽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政府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数字化人才进入上海,从而提升上海的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