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中,皈依法的愿心,是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其中之所以说当愿众生,表明发的是大乘菩萨善与人同的心,绝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虽然没有说到自己,但是就自度度他的道理来说,自己当然也是包含在内的。

由此可见,凡是佛教徒皆当应研读经论,否则清净三皈,变成了名存实亡。佛教学理甚深广大,佛弟子如果不看经论,可以说是放弃自家的无尽宝藏不要,不仅在自修上有诸多不便,还可能因为不懂得基本的教理为其他人影响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释尊出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世出世诸法,无所不讲,留下三藏十二部这许多博大精深的经典,即是要让后来人能够潜心研究,择法熏修,并不主张抹煞文字。


闻思修三者,是要先经过闻和思,然后才下手修。学习佛法信解行证四个阶段,也是要先解而后行。三般若,是由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而证实相,若离文字,则后二也难得成就。今人往往借口禅门不立文字,而不研究经教,殊不知达摩祖师西来,还带了四卷楞伽经,试问我们对于楞伽宗旨,都了解了吗?黄梅五祖,在付衣法外,还传授一部金刚经,试问我们对于金刚妙义都能够理会吗?

因此,凡是佛弟子,多少总要懂得一些经论中的道理,多参加法席,多听法师开示,自己底下再能够加以研究,思维实行,这样才会圆满闻思修的作用。

但是,佛教并不是哲学,也不是只有理论,而是可以实践证明的。真正的佛门善知识,明了理和事是不能偏废的,尤其重理不重事,是非常危险的。理和事虽然是两样,但是在佛法上,就好像是人的双臂或是鸟的双翼,究竟是一副的,不应当有所偏废。

拿净土与禅宗来说,皆是要行者注重实践,而不能只是逗留在闻思位上,而不起修。禅净中的任何一门,若是修到成功时,都会圆证理事无碍的境界,历来净土宗的大德都是精通教义的,而禅门祖师所留下来的语录,也与经中所说无别。


可见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我们在修行的路上,要理事并重,不宜偏废,既要学习教理,思维研究,礼拜、持咒、诵经、坐禅、念佛等一切行门,也都要选择适合的脚踏实地去做。如果只是研究理论,而不愿意行事的人,则不能算是佛教徒。

一切众生,久远劫来,在身口意三业中,就有不少过失,所以才有流转,才有诸苦。现在要修行,首先要防范三业,从去恶修善上下功夫,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可见持戒是见性的基础,也是成佛的基础。就戒定慧三学来说,其次序是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可知佛菩萨的智慧也是由戒而生,因此佛门弟子,无论出家在家,都应当严持戒律。


▍版权声明:

○ 本文转自灵隐寺,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