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义阳三关”控阨南北,历来是南上北下的通衢。“义阳三关”一名为南梁人提出,三关关名最迟于北齐时出现。魏文帝分平氏县立义阳县,后为义阳郡,曹魏义阳郡未辖有“三关”;西晋太康初,义阳郡始辖有“三关”;刘宋、南齐相沿袭至南梁初,义阳郡仍辖“三关”之地;后因南北侵夺致义阳郡(县)再未辖“三关”。因三关之间相互援引,三关与义阳互为依仗的密切联系,后虽政权更迭、政区变更,“三关”亦以此为名,遂成一专称。
关键词:三关;义阳;得名;政区
“义阳三关”又称“三关”,从西至东为平靖关(冥阨),武胜关(礼山关、武阳关、直辕),九里关(黄舰关、大隧)。三关在信阳市南部的桐柏、大别山系之上,是豫、鄂通道上的重要关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义阳三关”一名的出现需满足:1.“义阳”为一行政区划,州、郡或县、乡;2.三关应相距不远、彼此援引;3.三关与义阳联系密切,三关属于义阳。
1 “三关”所属行政区
1.1 汉魏时期的义阳
《元和郡县志》卷九《河南道五》义阳县载:“义阳县,汉平氏县义阳乡,魏文帝分平氏立义阳县”。又《大清一统志》:“平氏故城在桐柏县西,汉县属南阳郡”,汉义阳乡属南阳郡平氏县。考《山海经·海内东经附篇》:“淮水出余山,余山在义乡西。”《附篇》应为秦代水经,秦平氏县附近的义乡,为汉义阳侯国所在。“义阳”始于秦汉平氏县东义(阳)乡。
《水经注·淮水》云:“淮水迳义阳县故城南。东过江夏平春县北,又东油水注之,水东北流经平春县故城南”,平春县处油水与淮水间。考《大清一统志》:“油水,谓之游河”,平春县应在今信阳市西北游河北。义阳在平春县北,据徐少华先生考订,“汉义阳乡、魏晋义阳城,当不出今桐柏县东的固县乡至信阳(市)西北秦湾及大庸墩一带”。汉江夏郡辖鄳,钟武。
据《元和郡县志》卷九《河南道五》罗山县载:“罗山县本汉鄳县地。”《水经注·浉水》云:“浉水经鄳县故城南,东北注于淮”,鄳县在浉河北。又《大清一统志》载:“鄳县故城,在罗山县西南九里;钟武故城,在信阳州东南。”西汉时,今信阳市区东部有钟武县,罗山县西有鄳县,均属江夏郡。义阳乡仅有今信阳市区西北一隅,并未辖“三关”之地。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二《淮南道》信阳军载:“魏文帝分南阳立义阳郡,领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平春五县”,平林县应是平春作平林之误,“因平春孤置于义阳郡东端而增入”。《水经注·白水》:“白水又南迳安昌故城东,故义阳郡治。”据石泉先生考证:“魏晋安昌县应在今南阳县瓦店镇以东的地区。”又《重修信阳县志》卷二《舆地志一》载:“平氏县东义阳乡,即今信阳县西部,魏分南阳置义阳郡,领义阳县,后省罢之。至是始有义阳郡。”此四县仍未含今信阳市区东及罗山县西部一带,曹魏义阳郡仍未辖“三关”。
1.2 两晋时期的义阳郡
《晋书》卷三《武帝纪》载:“泰始元年(265年),封皇从伯父司马望为义阳王”,又《司马威传》载:“威谄附赵王伦,伦败(301年),诛威”。泰始元年义阳郡始为王国,至司马伦败亡后,义阳国废为义阳郡。《水经注·淮水》载:“太(泰)始中,割南阳东鄙之安昌、平氏、平林、义阳,置义阳郡于安昌城。”泰始元年,义阳国仅辖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四县。《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山南道二》随州载:“平林故城,在随县东北八十(八)里。”据《随州志》载:“平林县有漂水、鹦鹉山,属义阳郡。”今随县东北70余里漂水旁有鹦鹉村,应当为晋平林县所在地。此四县皆在今信阳西北、南阳东南和随州东北部。晋泰始时,义阳国未辖“三关”。
《说文解字注》载:“鄳,县盖以黽厄得名。”张守节云:“罗山县本汉鄳县。申州有平清关,盖古鄳县之阨塞。”三座关隘长久为鄳县统辖。又《太康三年地记》载:“鄳县,属义阳郡。”晋太康三年(282年),鄳县已由原属江夏郡转属义阳郡。因此,约太康元年至三年,因鄳县属义阳郡,“三关”亦属义阳郡管辖。
《初学记》卷八《山南道七》随国载:“汉东之国随为大,杜预注曰:‘随国,今义阳随县也。’”又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山南道二》随州载:太康九年,分义阳置随郡。这时随郡领随、平林、厥西等县。《水经注·淯水》云:“咸宁二年(276年),封司马歆为新野郡公,割南阳五属蔡阳、棘阳、穰、邓、山都封焉。”又《晋书》:“惠帝分南阳立新野郡”,事当在惠帝永宁二年(302年)。太康中,义阳郡辖棘阳、蔡阳、穰、邓四县在永宁二年划归新野郡。义阳郡又分随、平林、厥西立随郡,义阳郡遂大为缩小,“属县当有安昌、义阳、平氏、平春、鄳五县”。永宁二年,义阳郡辖今信阳市区和罗山一带,亦辖“三关”。
《大清一统志》载:“义阳故城,在信阳州南四十里,亦曰仁顺,东晋自石城移郡治此。《水经注》:‘浉水经仁顺城南,故义阳郡治。’晋初又置义阳郡,治新野,后移徙不一,晋末始移置于仁顺城。”西晋初义阳郡治安昌城,后郡治移徙不一,其间平春县做过义阳郡的郡治,后义阳郡治又移至石城,至东晋义阳郡又移至仁顺城。西晋初,义阳郡境域多在今南阳盆地的东南部,至东晋时向东、向南推移。因而,东晋时义阳郡亦辖“三关”。
1.3 南北朝时期的义阳郡
《宋书》卷三十六《州郡二》载:“义阳郡。领县七:平阳、鄳、钟武、宝城、义阳、平春、环水。”据《重修信阳县志》卷二《舆地志一》载:“平阳县,侯国;钟武县,永初复置;义阳县,孝建三年(456年)分平阳立;宝城县,孝建三年,分鄳立;环水县,泰始三年(467年)置,属宋安郡,后省;平春县,孝建三年分平阳立。按以上七县皆在今信、罗二县境内,环水在今信阳西南境。”平春、鄳是旧县,平春、义阳分平阳立,宝城分鄳立,环水是新立,钟武从江夏郡割属。刘宋义阳郡境域已多在今信阳市区了,仍辖“三关”。
南齐有两个义阳郡,据《南齐书》卷十五《州郡下》云:“北义阳郡,领平阳、环水、保城、义阳、钟武、鄳;南义阳郡,领孝昌、义昌、平阳、平舆、平春、南安。”北义阳郡较刘宋时少了平春县,南义阳郡的平阳、平春原属于义阳郡,而北义阳郡亦有平阳县,“说明南义阳郡并非是分原义阳郡的南部建立,应属侨置。南安、义昌、孝昌三县应当是南义阳郡的侨置之地。应为南齐初侨置”。两个义阳郡辖今信阳市区、罗山及广水、孝感两市北部。又《南齐书》卷十五《州郡下》司州载:“司州,镇义阳,有三关之隘。”因而,南齐义阳郡应辖“三关”。
义阳郡先后属梁、北魏、梁、东魏、北齐、北周。据《梁书》卷二《武帝本纪》载:“天监三年(504年),魏陷司州,以南义阳置司州。”天监三年,南梁司州为北魏所夺。又《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载:“南司州,正始元年(504年)改为郢州,孝昌三年(527年)陷······武定七年(549年)复。义阳郡,领县二:平阳,义阳。宋安郡,领县二:乐宁,有成(武)阳关;东随,有黄岘关。”据《重修信阳县志》卷二《舆地志一》载:“东魏武定七年,取梁司州,为南司州。北齐因东魏制,北周取魏之南司州改为申州。”说明东魏武定七年时,武阳、黄岘二关已属宋安郡,北齐承袭东魏,二关亦属宋安郡。据《隋书》卷一《高祖本纪》载:“大象二年(580年),以应州之平靖······郢州之汉东二十郡为隋国。”北周时,平靖关又属应州管辖。因而,东魏、北齐、北周义阳郡未尽辖“三关”。
《梁书》卷十《邓元起传》云:“永元末,魏军逼义阳,元起自郡援焉。蛮帅田孔明附于魏,寇掠三关,邓元起攻之,仍戍三关。”说明齐末至梁初义阳郡辖“三关”。同书卷十七《马仙琕传》云:“天监四年(505年),马仙琕遣广等守三关。魏军进据三关”,此时,“三关”为北魏占据,属郢州。
又《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七《梁纪三》载:“梁天监七年(508年),魏郢州司马彭珍等叛魏,引梁兵赴义阳,三关戍主侯登等以城来降。”考《梁书》卷十八《康绚传》载:“天监七年,司州三关为魏所逼”,此时,三关属南梁。
据《魏书》卷八《世宗纪》载:“永平二年(509年),元英拔武阳关,进攻黄舰、西关,马仙琕弃西关,李元履弃黄舰”,三关又属北魏。又《梁书》卷三《武帝下》云:“大通元年(527年),夏侯夔进军三关,所至皆克”,三关又属南梁。《隋书》卷三十一《安陆郡》云:“应山,梁置,又有平靖郡。”据《元和郡县志》:“应山县,梁大同,以随州北界应浓山戍置应州······据校勘:梁大同二年(536年)置。”又《补梁疆域志》卷三《司州》载,义阳郡平阳县有平靖关、武阳关、黄岘关。大同二年以后平靖关又属应州。
梁初,义阳郡辖三关。天监四年,三关入于北魏;天监七年,梁复有三关;天监八年,三关为北魏所夺;大通元年,梁又复三关;武定七年,三关又为东魏所夺。大同二年以前,梁有三关时均属义阳郡。其后,三关或分属应州、义阳郡,或属于北朝。
1.4 隋唐时期的三关
据《隋书》卷三十一《安陆郡》应山县载:“应山县,大业初省平靖县入焉”,平靖关时属安陆郡。又同书卷三十一《义阳郡》礼山县载:“礼山,旧曰东随,开皇九年(589年)改焉。有关官”,此关官应是管理礼山关的官。据《重修信阳县志》载:“隋大业二年(606年),改申州为义州,后为义阳郡。澧山,有黄舰关。”《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应山县载:“礼山关,即《齐志》所谓武阳关。”可知隋时义阳三关分属安陆、义阳两郡,隋时义阳郡未尽辖“三关”。
《旧唐书》卷十四《淮南道》载:“申州,隋义阳郡。武德四年(621年),置申州,领义阳、钟山二县。八年(625年)省南罗州,又以罗山来属。天宝元年(742年),改申州为义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申州。”唐朝时,义阳郡名仅存于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这17年间。又《新唐书》卷四十一《安陆郡》载:“武德四年以应山县置应州,并析置礼山县。有故黄岘、百雁、平靖、武阳四关。”又同书卷四十一《义阳郡》载:“义阳,南有故平靖关”,说明平靖关处于义阳县与应山县的交界处,此关在不同时期分属两县管辖。又据《元和郡县志》卷九《河南道五》义阳县载:“故平靖关城,在义阳县南七十六里。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也。黄舰、武阳二关,在安州应山县界”,这说明武阳、黄岘二关唐时已属安陆郡。
《宋史·信阳军》卷八十五《地理一》载:“信阳军。开宝九年(976年),降为义阳军······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信阳军。”宋太宗时期,因避讳改义阳为信阳。自此“义阳”作为政区名的历史便结束了,信阳一名沿用至今。
2 “义阳三关”的得名
《南齐书》载:“司州,镇义阳。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自此以来,常为边镇”,此为三关始见于志书。齐、梁时“三关”已属义阳郡所辖,因三座关隘均为桐柏、大别山系之上的天然隘口,把控着桐柏、大别山系南北的交通,为郡境内的冲要之地。梁人将“三关”以所属行政区命名为“义阳三关”便不难理解了。《初学记》第八卷《淮南道九》三关载:“《齐志》曰:‘后魏置平靖关于义阳。’故云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焉。”但《南齐志》中并未记载“三关”的具体名称,说明《南齐书》成书的天监年间,三个关隘的具体名称还未出现。《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宋安郡载:“乐宁有成(武)阳关,东随有黄岘关。”同书卷十九《元英传》:“既次义阳,将取三关,英策之曰:‘三关相须如左右手,若克一关,两关不待攻而定,东关易攻,宜须先取。’乃使李华向西关,身督诸军向东关,英至长薄,马广夜遁入于武阳,英进师攻之。进击黄岘,又讨西关。”这说明《魏书》成书时,三关名称已有“武阳”“黄岘”,平靖关为后魏所置,则三关的具体名称最迟在北齐时便已产生。
平靖、武阳、黄岘均为桐柏、大别山系孔道且相距不远。平靖关至武胜关约13公里,武胜关距九里关约21公里,其间有孔道相通。鲁定公四年吴楚柏举之战,楚司马戌对令尹子常说:“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司马戌为战胜吴军,提出绕道其后,扼守大隧、直辕、冥阨以堵住吴军归路,与子常前后夹击的策略。三座关隘一并被司马戌提及,可见三座关隘应相距不远且相互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很可能是跟三座关隘之间相似的地理情势有关。三关不仅相近且均为南北交通之通道,均扼守着桐柏、大别山系南北方向的交通。因此,当吴军逆淮而来,舍舟于淮汭并进军与楚军在汉水对峙时,司马戌才会提出扼守住此三关以截断吴军归路这一颇有见地的策略。春秋以来三关的这种地理形势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至南北朝时,三关的地位反而随着淮西、汉东区域的进一步开发而愈发重要。北魏元英认为“三关”就如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相互配合、相互倚重,攻取了一座关隘,另外两关便可不攻自破了。元英攻打三关的过程与结果证明元英所言非虚,三关互为一体,这亦是由三者相似的地理形势决定的。实为山系隘口的三座关隘,一旦有一方被攻克,两外两关便难以形成犄角之势,最终只能被逐个击破。可见三关联系之紧密如此。
顾祖禹曰:“南直以江、淮为险,而守江莫如守淮”,便是对南朝齐、梁以淮固守国策的重要表述。自宋明帝泰始以来,淮河以北之地尽属北魏,尤以“淮西之门户”的悬瓠与徐州的丢失最为致命,这意味着淮河以北已无法可守,刘宋只能沿淮据守了,这一情形至刘宋灭亡也未能改变。齐、梁时淮河一线成为了抵御北方的前沿阵地。义阳凭借其“差近淮源,利涉津要,朝廷行师,必由此道”的水路交通优势,成为了淮西重镇。义阳除了利涉津要之外,“更为重要的在平靖关、武阳关和黄岘关”。上引《魏书》:“英既次义阳,将取三关”,“英破马仙琕于义阳,仍清三关”。元英想要夺取义阳需攻占三关;若义阳失守,三关往往也独木难支。史书中“三关”多次与“义阳”并提,正说明了两者间紧密的联系。
正因“三关”间、“三关”与义阳间的密切联系,使其在南北朝时为人所重。自晋初以来,“三关”便一直属于义阳管辖,至南齐时已近200年,人们将三座关隘称为“义阳三关”,也是其紧密关系的反映。此后,三关名与义阳行政区划虽不断变更,因“三关”与义阳势如首尾、互为表里的特殊关系,后人仍把三座关隘称为“义阳三关”。
3 结语
义阳一名肇始于秦汉平氏县义阳乡,汉义阳乡在今信阳市西北一隅,未辖“三关”;曹魏虽设立义阳郡,其境域依然只含今信阳市区西北部,未辖“三关”;西晋太康元年,义阳国(郡)始辖“三关”;刘宋、南齐因晋制度亦辖“三关”;南梁初,“三关”仍属于义阳郡。后因南北朝政权于淮河一线频频侵夺,“三关”在梁与北魏间反复易手。东魏、北齐、北周,三座关隘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因三关之间相互援引,三关与义阳互为依仗,且长期以来三关属于义阳管辖,梁人便将三关称为“义阳三关”。三关关名在后魏、北齐时已出现,此后名称不断变更,后虽义阳郡不再辖“三关”,乃至于“义阳”一名为“信阳”所取代,“义阳三关”一名也不曾改变,成为了一专称。
作者:雷少堂
来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3第03期
选稿:贺雨婷
编辑:宋柄燃
校对:贺雨婷
审订:杨 琪
责编:欧阳莉艳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