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枯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局面为三国鼎立,南北对峙。其间三十多个大小王朝交替兴亡,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就政治而言,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就经济而言,北方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开始平衡。就民族而言,游牧内迁,“衣冠南渡”,民族大融合成为主流。就文化而言,继续延续汉代儒家正统思想,同时道家和佛教开始隆盛,儒释道三教逐步融合。
其中,就农业而言,虽然战乱频繁,不过农业科技得以迅猛发展。耕作工具和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单位产出。而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得酿酒原料大为增加,并且酿酒技术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酒文化得以迅猛发展,而酒令文化除了延续汉代传统,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和变化。
一、汉代的榷酒制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税酒制度
先秦之前,由于农业相对落后,酿酒技术由专门的官员(酒正、酒人)掌握。民间没有财力也没有技术酿酒,宴饮文化主要流行在封建君主和诸侯贵族之中。汉代虽然经济繁荣,然而最初对于酒的酿造和饮用进行严格管制,并下令实行榷酤制度(也叫酒榷,即酒类专卖),禁止民间饮酒,直到后来才开始逐渐放开。
这主要是因为酿酒利润丰厚。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hóng),浆千甔(dān)……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私人酿酒经商可以和千乘之家相比,可见利润之大。为了独占酒利,增加财源,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朝廷实行酒榷制度,不许私人自由酿酤。
创始者为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桑弘羊。《汉书·霍光传》记载:“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又《盐铁论·卷二·忧边第十二》:“故少府令丞请建酒榷,以赡边,给战士,拯救民于难也。”然而在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榷酒酤制度在盐铁会议上遭到反对,遂被取消,改征酒税。王莽时恢复。东汉再行税酒政策。
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间或实行专卖,但基本上是对酒征税。三国时期,由于连年灾荒,百姓频遭兵燹战乱。为了富民,魏蜀吴都实行榷酒制度。如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魏书 卷十二》记载“太祖制酒禁”,遭到孔融反对。《三国志·蜀书·简雍传》载:“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三国志·吴书·顾雍传》:“(吴)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
西晋对酒基本上实行禁酒和榷酒制,一般在改元和特殊节日才允许喝酒。诸如《晋书·帝纪·第三章》:“乙酉(280年)大赦,改元,大酺五日,恤孤老困穷”。《晋书·帝纪·第四章》:“甲子,立皇后羊氏,大赦,大酺三日。”等等。
东晋衣冠南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手中掌握大量粮食。因而朝廷改榷酒为税酒,但每逢灾年政府仍要实行酒禁。如《晋书孝武帝纪》:“太元八年十二月,开酒禁。”《晋书安帝纪》:“隆安五年,是岁,饥,禁酒。义熙三年,除酒禁。”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的酒禁比较彻底。《晋书·卷一百零五·载记第五·石勒下》:“以百姓始复业,资储未丰,重制禁酿,郊祀宗庙皆以醴酒,行之数年,无复酿者”。
北魏统一后,酒政比较宽松,不过也有禁酒。《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十六·刑罚七》记:“太宗四年(458年),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王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酿、沽、饮皆斩之”。然而到献文帝即位(466年)又重开酒禁。
北齐北周时期也同样是时禁时开,并不长久,总体是灾年一般禁酒。南朝宋齐梁陈朝代,多数时候政府实行的是以税酒为主、禁酒为辅的政策。一般情况下,都是开放酒禁,在灾年颁布禁酒令,不久就成为形式,这里就不赘述。
二、饮酒之风从贵族走向民间的三个原因
先秦酿酒为宫廷掌握,举行宴饮也是在君主帝王以及诸侯贵族之间。民间没有财力也没有技术酿酒,因而饮酒基本上是贵族的享受。汉代实行榷酒制度和税酒制度,不过,对于民间饮酒管制最初还是比较严格。据《汉书·文帝纪》中注曰:“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只有在特殊节日或者朝廷颁布命令时,才可以饮酒。
汉宣帝时期逐渐放开。《汉书·纪·宣帝纪》记载汉宣帝于五凤二年(前56年)秋八月下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勿行苛政。”从此开始民间婚嫁可以备酒待客,于是饮酒之风开始从贵族向民间扩散。
到了魏晋南北朝,虽然各朝代都有禁酒时期,不过很快就会解禁。要么禁酒成为形式,民间饮酒成风。
原因有三,第一是酿酒技术提高,数量增多。诸如北魏末年(约公元533年~544年)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卷七》中,总结性地记述了当时制曲酿酒技术经验和原理,诸如记载了4大类10种制曲方法。过了一千五百多年,如今大多数白酒企业依然在采用这些方法酿酒制曲。
可笑的是,如今某知名酒企故弄玄虚,拾古人牙慧。为了营销,胡说什么“国家保密配方”(事实证明从未有过)!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行内人都知道,如今白酒采用的酿造方式,都是古代酿造制曲工艺的适当改进。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真正改变的只是提纯工艺而已。可悲的是竟然被某些酒企利用,到处喧嚣,以讹传讹,也是当下营销伎俩之一吧。当然,这是题外话。
第二个原因,酒类丰富,适合各种人群口味。诸如《齐民要术》记录了河东颐白酒、桑落酒、九酝酒、春酒、夏封清酒、夏鸡鸣酒、黍米酒、秫米酒、糯米酒、粱米酒、粟米酒、粟米炉酒、白醪、黍米法酒、秫米法酒、当粱法酒等等多种酒的制作方法。而北魏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卷四》则记载了当时最著名的为山西河东刘百堕酒(又名擒奸酒)等。
同时,由于和西域交流的增多,葡萄酒被引入中原。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五·服食》:“西域有蒲萄酒,积年不败,彼俗云:‘可十年饮之,醉弥月乃解’。《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载记》也称胡人:“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蒲桃”即葡萄,又称“葡陶”,酿制葡萄酒工艺则在两晋时期就传入中原,极大地丰富了酒的品种。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玄学的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生死无常;传统儒家主导地位受到挑战,不少文士们为了安身立命,或者不愿和统治者合作,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老庄玄学,也叫“清谈”。
再加上佛教传入后,相互争鸣。儒释道碰撞之下,坐而论道之风隆盛。而当时的名士无外乎都爱饮酒,诸如竹林七贤、田园诗人陶渊明等等,究其原因,或者借酒浇愁,或者借酒放纵,或者逃避现实,或者崇尚飘逸,有的甚至嗜酒如命,因而上行下效,久之成风,于是民间饮酒随之风行。
(未完待续)
2022/2/21榆木斋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史记》西汉 司马迁编撰
《盐铁论》西汉 桓宽整理
《汉书》东汉 班固编撰
《三国志》西晋 陈寿编编撰
《齐民要术》北魏 贾思勰撰著
《洛阳伽蓝记》东魏 杨炫之撰著
《世说新语》南朝 宋 刘义庆编撰
《荆楚岁时记》南朝 梁 宗懔撰
《续齐谐记》南朝 梁 吴均撰著
《晋书》唐初 房玄龄等人编撰
《梁书》唐初 姚察、姚思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