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谈起外戚,我们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永远是祸乱朝纲。

事实上,能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外戚大多都有手握大权的经历。



从西汉初的吕氏、窦氏,东汉窦氏、梁氏,王莽和杨坚更是实现了由外戚到皇帝的“华丽”变身。

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家外戚,他们对皇帝、对国家忠心耿耿。

并且屡立功勋,甚至会让人难以把它们与外戚这个已经带些负面的词挂上钩。

这便是汉武帝时期的卫霍家族。

不过卫青和霍去病都在汉武帝在位时便去世,卫家也因巫蛊之祸而势力尽散。



有人据此提出疑问:在这种情况下,霍光是怎么崛起的?

一、最不像外戚的外戚



提到卫青和霍去病,他们身上的标签更多是“猛将”乃至“战神”。

却不曾想到卫青仕途的起点是其姐姐卫子夫的入宫。

而霍去病能自小长在宫中,更是因为他有个皇后姨母卫子夫和大将军舅舅卫青。

站在当时的眼光来看,汉武帝先后提拔卫青和霍去病的举动不仅大胆,更有任人唯亲之嫌。



如果卫、霍二人能力难以撑起汉武帝的恩遇,他们不过就会像历史上众多得势的外戚一样泯然于世。

好在他们担得起。



从元朔元年至六年,卫青先后率军定漠南、高阙、襄北,扫荡了匈奴大半个王庭,先后斩杀俘虏数十万人,汉朝完全控制了战略要地河套地区。

卫青因此获封长平侯、大将军,位列丞相之上。

其麾下的苏建、张次公、公孙敖等十几人均获封侯爵,其三子也被封侯。

在元朔六年的作战中,卫青一直养在宫中的外甥霍去病第一次随军出征便建功封侯,一年后独自率军扫荡河西,拿回了河西走廊。



随后舅甥二人分别领军,在漠北大败匈奴,汉朝自此成为了东亚霸主。

卫霍的战功甚至让他们外戚的身份为人淡忘,而以武将之名留存于世。

难怪现代有人戏言:卫子夫嫁给汉武帝,带来了最厚重的“嫁妆”。

有这样的兄弟和外甥,卫子夫的皇后之位坐得也是稳如磐石。

其子刘据身为汉武帝的嫡长子,自幼又博望仁厚,自然也是当之无愧的太子。

然而,俗话说“盛极必衰”。

霍去病和卫青先后离世,卫家和太子刘据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

李广



汉武帝宠幸李夫人而冷落年老色衰的卫子夫,并提拔其兄李广利为将军,简直就是当年卫家的翻版。

李广利希望扶持自己的外甥上位,便与卫家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彼时丞相公孙贺之子涉嫌巫蛊而被族诛,此事波及甚广,多位公主和卫青之子卫伉也被牵连诛杀。

苏文、江充等小人趁机给汉武帝进谗言,把矛头指向太子刘据。



汉武帝晚年十分多疑,长居宫中又消息闭塞,最终下令诛杀太子。

太子起兵反抗未果。

最终太子一家被杀,卫子夫也自尽身亡。

这便是汉武帝后期著名的“巫蛊之祸”。

按理说,随着卫霍、太子、皇后的先后死亡,卫家的势力也应当土崩瓦解了。

但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整个巫蛊之祸过程中,汉武帝身边一直跟着一个唯唯诺诺的文臣。



这个人的名字叫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

二、长兄提携,步步高升

按照古代的规矩,霍去病应当是父族霍家的代表,但霍去病却自小跟着姨母舅舅生活。

这便不得不从霍去病的身世讲起。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和卫青的姐姐,名为卫少儿。



卫少儿在平阳侯府做侍者时与当时临时府上供事的县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

此后霍仲孺回到家中又娶妻生子,与卫少儿母子断了来往。

卫子夫做皇后风光时,卫少儿也得到了富贵的机会。

霍去病直到后来立下盖世战功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于是在出征途中特意路过平阳,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霍去病当场认亲,还为霍仲孺置办了田产和奴婢。

更重要的是,他将父亲在平阳生下的儿子、自己的异母弟弟带回长安培养。



这位被霍去病带走的少年便是霍光。

靠着霍去病的提携,霍光很快也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可以出入禁中,先后担任各曹官和侍中。

众所周知,汉武帝对霍去病非常喜爱,这位年轻勇猛的将领就是汉武帝想象的自己在战场上的模样。

然而霍去病天不假年,年仅23岁便骤然离世。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将对霍去病的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霍光身上。



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很快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高官要职,且侍奉汉武帝左右。

在武帝身边二十多年,霍光一直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未曾出过任何差池。

汉武帝对其高度信任,并最终把他放到了自己死后辅政大臣的名单里。

那么,为什么使得卫家势力土崩瓦解的巫蛊之祸没有波及到霍光呢?

首先就是因为霍光的能力。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能在晚年敏感多疑的汉武帝身边当差更是难上加难。



而霍光竟然二十多年没出过错,这足以说明他的工作能力以及汉武帝对他的信任,即使真要牵连到他也要考虑几分。

其次就是霍光入仕的背景。

尽管霍光与霍去病同为兄弟,但霍家一直只认霍光为长子,对霍去病这个私生子是不认可的。

尽管姓霍,但霍去病更多与卫家绑定在一起。



霍光的入仕仅仅是霍去病本人想尽孝道,霍光与卫家其实并没有什么交情。

在霍去病英年早逝后,霍光与卫家的联系其实已经中断。

史书上也没有任何霍光与卫青或者卫子夫交往的记录,在巫蛊之祸中霍光更是全程没有替卫家说过一句话。

两方的纽带霍去病已经去世几十年了,霍光其实与卫家没有瓜葛,自然也就不会被牵连了。

三、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后元二年,汉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连同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共同辅佐年幼的汉昭帝。

成为辅政大臣的霍光,一改当年唯唯诺诺的模样。

随着金日磾去世,桑弘羊、上官桀因谋反而被族诛,霍光很快成为了唯一的辅政大臣。

昭帝一朝的政令皆出自霍光之手,哪怕是昭帝加冠成年亦是如此。

霍光选了自己的外孙女上官氏嫁给汉昭帝,摇身一变成了又外戚,权倾朝野。

当然,尽管大权在握,但霍光并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

霍光治国理政是好手,权力制衡也玩得驾轻就熟。



昭帝虽未亲政,但他在位时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政通人和。

刘姓皇族也没有像吕后当权时那样遭到打压反而多身居高位。

朝野上下没有人不称赞大司马大将军。

然而,汉昭帝二十出头便去世,并且没有留下子嗣。



霍光选择拥立昌邑王刘贺即位,却在不到一个月后便亲手废掉了他。

尽管废帝的诏书写得冠冕堂皇。

但无论是废帝的理由(即位27天做了一千件错事)、太后(同时也是霍光的外孙女)的命令,还是群臣的态度都给出了这样的暗示——刘贺得罪了霍光。

废帝时霍光对刘贺脱衣拉拽的样子更是明示大家,皇帝的身份比不过我霍光的权力。

汉宣帝刘询



当汉宣帝刘询被拥立即位时,他再也不敢违逆霍光的意思,霍光继续大权独揽,成年的汉宣帝仍然无法亲政。

为了进一步控制刘询,霍光默许了妻子毒杀皇后,随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宣帝。

同时,霍光的食邑也达到了空前的两万户,其兄弟子侄乃至孙辈都身居军政要职,霍家大有一手遮天之势。

尽管霍光在生前没有越过红线,但其功高震主一直绷紧着汉宣帝的神经。

霍光死后,其家人担心被皇帝清算于是伺机谋反,最终事败,霍家被诛杀。



霍光可以说是争议极大的政治家。

其实际执政时的功绩无可挑剔。

他虽僭越过皇权但终究没踏入雷池一步,在历史上总体上还是一个正面的形象。

与伊尹、周公一同成为了辅政大臣的模板。

参考资料:《史记》

《资治通鉴》

  •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