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一样,出现了剧烈的变革。我们很难说艺术家们的这种探索是否具有“进步”的意义,也很难说这样的探索是否具有终极的美学价值。我们不知道对于目前的中国艺术家来说,究竟是维护传统重要还是改造传统重要,我们也不知道水墨画的困境究竟是来自它的形式陷阱还是价值迷茫。但是,人类艺术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画家,才有可能真正地迈入艺术王国的大门。黄骏的作品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他的勤奋,还是他那探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文/严善錞)
本书以“三让”为题,引自《礼记·乡饮酒义》,原文为“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意为:宾与主人,象征天与地;介与僎象征阴与阳;众宾之长三人,象征日月星。彼此谦让三次才一齐升堂,这象征月朔后三日方重现光明。
黄骏意在通过“让”而显现出渐明的心象:第一“让”是个人创作与文明的经典同行;第二“让”是实验与传统笔墨的共鸣;第三“让”是将作品的阐释留给观者不断变化的感觉。
致敬帕加马(局部) 181cm×97cm 水墨 宣纸 2023年
本书收录了艺术家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百余件佳作,展现了他多年以来的笔墨轨迹,其中包含了艺术家近两年的最新力作。
《致敬帕加马》是书中的第一幅作品,浓墨的厚重,留白的深沉,在黄骏笔下,流动、轻薄的水墨层层堆叠出了马匹坚实的体块和浑厚的力量感。
用水墨媒介展现出西方绘画中“形、色、光”的效果并非易事。流动性强的水性材料,意味着渲染度高、不易于控制。墨但凡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会影响雕塑的造型、结构、光影,容易出现纰漏。
“没有长年累月艰苦的艺术实践,很难达到对水墨媒介如此精微的掌握能力。”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说。
黄骏于198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成为该校恢复教学后的首届学生。在这所以西方办学模式为基础的学府里,他不仅在造型与色彩能力上得到了培养,更从校长马玉如那里深刻领会到了整体性的观察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的重要性。在校期间,黄骏临摹了多位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包括凯绥·珂勒惠支、尼古拉·费钦、贺加斯、门采尔等。四年后,年仅二十岁的他顺利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开始接受传统绘画与书法的系统训练。
谈及自己的艺术起点,黄骏说道:“我们这代人,就是从石膏像写生起步的。”
在吴宪生的素描课上,为了更深入地探索画面的整体与抽象结构,黄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传统的木炭和铅笔,转而使用大号京提毛笔来进行素描创作。
从附中到国画系,黄骏的艺术之路见证了中西传统的并行与对话。对此,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何红舟,这位与黄骏年龄相仿的学者,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我们直面两种传统,自然需要思考如何去做转化。”
写生No.24 68cm×47cm 水墨 宣纸 2023年
书中收录的诸多作品之中,人,始终是他创作的载体。
“为什么反复画人体?”策展人刘潇曾问过黄骏。
“好的艺术家画什么都一样,只看题材的表面也许是有欺骗性的。”黄骏回答道。
无象No.5 124cm×84cm 彩墨 宣纸 2023年
黄骏正不断探索当代水墨的创新边界:人体艺术的未来形态会是如何?还能以何种新颖方式触动观众的心弦?对于他而言,艺术的冒险之旅远未终结,实验的精神依旧炽热。他满怀憧憬地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化愿景:我还有一种理想化的构想,若干年以后,我的画面可能就没有人了,进入了抽象领域,但它并不是空洞的,仍然有中国画的精神性、书写性、实验性在里面。”
扫码即可购买
书名:黄骏:三让
作者:黄骏 刘潇 主编
定价:498元
书号:978-7-5751-0399-2
书 影
亮相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
(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家简介
黄骏,199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200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插画装帧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插画艺委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评审专家,第十三、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委,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评委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其他单项奖评委。
作品曾荣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创作铜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创作提名奖,并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党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天津美术馆、美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