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授衔前期,毛主席曾说过“红军不下校,八路不上将!”

不过并不是所有红军都不低于少将,有一个红军只是“少尉”,但他十分的开心,在几十年后,他却享受“副师职”的待遇。

同时这个红军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任何官职,他没有姓名,大家称呼他为“哑巴红军”。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哑巴红军”的故事,看看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长征上的“哑巴”

红第一方面军在长征时,因为不认识路,走了很多错误的路线,于是他们想找一个当地人做向导,可当时土匪横行,外加国民党军队经常到村里抓壮丁,所以百姓见到红军就躲起来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哑巴”出现在红军视野中,由于他又聋又哑,战士们还以为他是奸细,于是就把他带上路了。



后来发现“哑巴”不是奸细,于是便给他路费让他回家,但红军这一路的行为感动了“哑巴”,虽说他听不到,但他知道红军是好部队,所以他想留下来参军。

我军自然不是歧视他,只是他这样自然是无法上战场的,而且红军长征途中还要躲避敌人的袭击,怕他在路上丢掉了生命。



可他坚定不移,怎么说都不走,经过组织商议最终将他留下,“哑巴”正式成为红一军炊事班的一员,跟着部队长征。

长征路上很艰难,除了要躲避敌人的袭击,还要抵抗自然环境,走草地,走雪山等等,他都坚持下来,而且还是背着100多斤的担子,甚至他还将牺牲同志的背包和枪支也统统扛在自己肩上。



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他始终都没有掉队,终于在1936年10月长征结束,他也被编入中央军委警卫营第三连。



1942年10月中央军委警卫营和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哑巴”被分到五连工作,后被分配到炊事班,他兢兢业业的,从不喊苦喊累,保证所有团部机关人员吃水用水。



在1947年国民党大举进攻延安,“哑巴”参加了卫戍石家庄的任务,他在里面表现十分出色,大家都对他竖大拇指。

新中国成立后,“哑巴”也跟着部队进入大城市,因为大城市都是自来水,所以不需要他挑水了,他自然闲下来,不过他每天都要找活干,但大家都很照顾他,新兵也不会让他累着。



于是“哑巴”就拿着扫把扫大院,哪里不干净他就扫哪里。后来在一次体检中他查出冠心病,血压明显偏高,师长刘辉山知道后就安排他入院休养,可他依旧闲不住,等病情稳定后就要求继续分配工作。



于是刘辉山帮他找了一个看护果园的工作,“哑巴”十分高兴,每天在果园里转来转去,还亲自去施肥、捉虫、拔草等,他这一干就是16年,他没有任何官职,只是这片果园的管理员。



“哑巴少尉”

随着抗美援朝的结束,开始了我国第一次授衔,在授衔的当天,“哑巴”看着战友肩膀的勋章,眼睛里透露出羡慕,他也想被授勋。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刘辉山看在眼中,于是刘辉山专门开会商量“哑巴”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哑巴”是个老红军,虽说不是指导员,但长征一路的艰辛他都挺过来了,军衔是一定要评的,但评为什么呢?



这时肖士杰说:

“这个军衔的职位一定是干部,要保证他以后的生活保障。”

对于肖士杰来说“哑巴”可是他的救命恩人,当初长征路上,他们遇到沼泽,肖士杰掉进去,大家不管怎么弄都无法将他救上来,就在他自己也放弃时,“哑巴”站了出来。



“哑巴”将自己背的锅绑好绳子放到沼泽中,然后自己坐上去慢慢的划过去,他抓住肖士杰,和岸上的同志一起使劲拉他,最终将他救出。

死里逃生的肖士杰紧紧的抱住“哑巴”,并对他竖大拇指。



所以他很赞同给“哑巴”授衔,最后刘辉山决定授予“哑巴”少尉,还授予“八一”勋章。

就这样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军衔和档案,他的档案也是最奇怪的,因为大家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档案袋上名字一栏写的是“哑巴”二字。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他在部队的地位,大家都很尊重他,平常称呼他也是“哑巴红军”,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直到他去世后,组织经过走访终于知道了他的名字—熊世皮。

熊世皮

“哑巴”一辈子单身,组织要为他找个伴儿,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这样还是不要再耽误女同志了。



后来周总理专门嘱咐要照顾好“哑巴”,并说明他是一个为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的人,我们不能亏待了他。

在1978年“哑巴红军”成为享受正团职待遇的老干部,他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了,大家都很担心他,好在他身边有医疗小组,防止他出现各种意外。



没多久就有人打报告请示“哑巴红军”享受副师职离休待遇,在会议上大家都很赞同,几天后,“哑巴红军”享受副师职待遇离休。

“哑巴”知道组织在照顾他,很感激,在1983年6月14日,他在北京去世。

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全部家当只有一顶红军长征时的旧八角帽;一对红军长征时期的红领巾;四套新军装;五双新胶鞋;六枚勋章和奖章。



而他的遗体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室东院东二室227号,但美中不足的是,墓园的骨灰盒上都写着名字,只有他是“哑巴”二字,组织也想知道他叫什么,于是不断的考察和寻访,随着长征的路线,终于找到了“哑巴”的老家。



并通过老乡的指引,终于知道了“哑巴”的姓名—熊世皮,他出生于1891年,老家是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海螺沟竹麻场下熊家。

组织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乡,自此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结语

虽说同志们都不知道“哑巴”的姓名,可没有嘲笑他,都被他身上的精神所感动,他忠诚勇敢、吃苦耐劳。

红军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同志,才能走完长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