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科技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以建设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为统揽,以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为主线,聚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筑牢创新载体平台,优化人才创新生态,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一、以科技强市“为目标”完善统筹机制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速推进“四链”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发挥市委科技委统筹协调作用,成立市科技咨询委员会,编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出台《烟台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发布产业链技术攻关导向清单,强化优势领域,补齐技术短板,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全面提升产业链技术供给能力。实施“三个一百”行动计划,依托高层次人才,系统布局技术攻关、主体培育、平台搭建。二是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行动”,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总量达到2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7%。三是推动区域创新组团发展。以新型科技园区为依托载体,打造科技资源创新集聚区。支持牟平区蓝色药谷、芝罘区夹河幸福新城、黄渤海新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龙口海高区、海阳东方航天港等仙境海岸带创新地标建设,推进产业自主创新、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打造高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围绕核药、低空经济、光电传感、深海深空、新型能源等未来产业,支持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等联合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协同推进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打造我市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
二、以技术攻关“为引擎”深化产才融合
紧扣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坚持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成果转化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全方位培养发展急需人才。一是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项目+人才”引进机制,以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通过“揭榜挂帅”、竞争择优、组阁制等方式,组织实施30项左右市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力争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以上,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统筹实施好国家级人才、省泰山系列人才、市“双百计划”等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做好海外引才,全方位搭建梯次人才队伍引育体系,争取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数量25人以上,引进各类外国人才600人以上。二是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优秀人才和团队。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和优势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大型企业或重点科研机构,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共同成立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结合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建设,谋划建设烟台科技大市场,搭建“线上+线下”科创要素集聚、展示、评价、交易、孵化等一体化服务平台。认定市级中试示范基地、概念验证中心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科技、产业、人才深度融合。开展烟台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活动,筹备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奖励省市两级获奖成果,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三、以科创平台“为支撑”构筑人才高地
秉承“以一流平台凝聚一流人才”,持续巩固完善各类人才载体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符合不同层次、不同时期人才发挥作用的载体平台。一是完善科创平台体系。围绕我市16条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做优做强100家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提升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专家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科创平台赋能产业发展、人才创新的能力。支持我市高校依托重点学科建设,针对性培育储备省级创新平台。二是提升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完善“3331”实验室体系,扎实推进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两家省实验室建设,为科研人员探究高精尖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便利和有利支持,2025年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营,新药创制省实验室高标准完成验收,通过高能级平台人才虹吸效应,培育储备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三是深化战略合作平台。发挥我市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与武汉大学共建东方航天港研究院,引进建设一批科研机构,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烟创新创业。加快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布局10个国内联动枢纽和日韩合作节点。筹备山东省“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日韩赛区赛,构建面向日韩的创新合作网络,吸引集聚一批海外人才。
四、以最优环境“作磁场”广聚天下英才
打造更优人才发展与成长生态环境,以政策力度、城市温度提升人才集聚程度,全方位营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科技信贷工作,进一步扩大“鲁科贷”、“烟科贷”规模,加大对科技创业类人才在金融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人才与资本融合发展。争取实施更多科技股权投资项目,鼓励更多耐心资本投向周期长、难度大的科技创新项目。选取科创企业密集、金融生态良好的区县试点,探索成立“科技金融工作站”,组织开展资源对接和培训辅导,引导资本向人才集聚。二是优化柔性引才新机制。出台《烟台市省实验室与本地企业共引共用博士实施办法》,实施省实验室博士“蓄水池”计划,由省实验室和企业共同履行招聘程序,政府部门通过校园招聘、产才对接等活动帮助企业引进博士,实现“人才共用、资源共享、多方共赢”。探索建设“人才飞地”,进一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用才需求。三是多维度拓宽引智渠道。筹备举办八角湾创新大会、明石杯等系列活动,发挥活动聚智效能,提升人才与产业、人才团队与城市发展匹配度。持续推进“科技服务下基层,百名博士进企业”系列对接活动,以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为重点,走访国内知名院校开展点对点引才,全年走访对接高校院所不少于20家,征集科技成果不少于3000项,举办各种形式对接交流活动20场以上,助力高校院所人才资源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