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人才引育的“主战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锻造重点人才队伍为主攻方向,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计划为抓手,完善全区域全链条全周期人才工作体系,推动“四链”融合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贡献更大工信力量!
深化产才融合,激活工业发展澎湃动能
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把产才融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一是精准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绘制更为精准、详尽的人才需求图谱,精准引进和培育产业链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建立更为灵活、高效的人才共享机制,打破企业间人才壁垒,促进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烟台市“双百计划”等,积极帮助市内企业对接相关领域专家,与高层次产业人才达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深入强化校地产学合作,广泛对接高校院所,积极搭建招才引智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多样化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将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推动高校人才成果与区域产业无缝衔接,实现成果就地转化。强化省级以上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工作,为各类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力争在国家级人才项目和省级人才项目认定数量上“保三争二抢第一”。三是重点聚焦企业梯队建设,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弘扬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围绕提升企业董事长及总经理战略思维、中青年企业家及新生代企业家素质,建立多层次企业家培训体系,邀请业内顶尖专家、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力争年培训企业家1000人次以上,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出一批有远见、有担当、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提升平台能级,打造创新创业孵化摇篮
树牢“筑巢引凤”理念,优化整合各类平台载体,持续放大人才集聚效应。一是精心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扎实开展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微纳制造材料、设计、工艺、装备四个能力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电子陶瓷/增韧增强陶瓷复合材料项目”等六大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持续办好“明石杯”中国大学生微纳制造技术大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影响力,吸引更多微纳制造人才来烟兴业。二是着力构建各层级创新载体,持续开展省级创新平台培育、认定和建设工作,争取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以上,新增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0家以上,进一步巩固我市领先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软件示范应用,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促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年内组织实施120项以上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为人才施展才能构筑坚实基础。三是全力搭建高质量合作平台,持续擦亮人才活动品牌,力争年内组织各类融链固链活动200场次以上,围绕重点产业链搭建起新装备、新技术、新服务等特点显著、引领作用突出的国际交流对接合作平台,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升级,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落户烟台。常态化举办制造业强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智囊团在科学研究和战略规划上的引领作用,为我市制造业强市建设提供顶级资源支撑。
优化保障体系,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生态的竞争,要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吸引更多一流人才。一方面,持续保持政策比较优势,围绕企业家队伍建设等重点方向,动态更新优化人才政策,进一步放大政策集成优势。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宣讲活动,及时发放各级人才计划资助资金,确保享受政策一视同仁、兑现政策一诺千金。另一方面,实施更加优质服务供给,抓细抓实服务企业专员工作,搭建起全天候政商服务平台,围绕金融、数字化改造、工业设计、人才、法律五个专业领域开展精准对接服务,推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基金作用,常态化开展产业链金企对接活动,助力企业上市融资、招商项目落地,为广大人才在我市各类企业成长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