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元四年(92年),在洛阳城的监狱之中,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老者含冤而死,终年六十一岁。此人名叫班固,是东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是《汉书》的作者,后人甚至将其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与司马迁相比,班固做事向来小心谨慎,但他的下场却比司马迁还要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得遇“伯乐”

班固虽然出身官宦家庭,但仕途并不怎么顺利,只是担任兰台令史、校书郎、玄武司马之类的小官。即使班固编写的《汉书》得到了皇帝以及部分官员的赏识,也未能给他带来晋升的机遇。永元元年(89年),已经五十八岁的班固守孝在家,但他仍然希望能够出人头地。此时,东汉朝廷决定对北匈奴用兵,这让班固看到了机会。

当年,弟弟班超就是通过“投笔从戎”,从而取得了扬名立万的机会,自己怎么就不能通过战争来建功立业呢?于是,班固去拜见了这次负责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将窦宪。说起来窦宪可不一般,他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曾孙,妹妹是汉章帝的皇后,也就是当朝的太后。窦家在朝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窦宪也成为了班固的“伯乐”。



二、从军北征

于是在永元元年(89年)六月,班固作为窦宪的中护军,参与这场征讨北匈奴的战争。匈奴虽然历史上很强,但此时的北匈奴已经是强弩之末。双方在稽落山开展了一场大战,东汉军队大获全胜,“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前来归降的匈奴各部人口达到二十余万。

窦宪率军直抵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然后让文采出众的班固写下了铭文。之后,北匈奴的单于“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于是,窦宪让班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不过,由于北匈奴遭到了南匈奴的攻击,这件事并未实现,班固只好中止任务,返回国内。



三、家人惹祸

在“勒石燕然”后,窦宪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仗着窦宪的势力,班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不过,班固并未教导好自己的家人,“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就连班固的家奴也仗势欺人,在外出时不仅冲撞了洛阳令种兢的车骑,还破口大骂。种兢畏惧窦宪的势力,没敢当场发作,暂时忍了下来。

永元四年(92年),决心夺回最高权力的汉和帝对窦氏外戚下手了,窦宪的重要亲信都被逮捕、处死。接着,汉和帝派人“收宪大将军印绶,遣宪及弟笃、景就国,到皆自杀。”班固虽然也是窦宪的党羽,但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不过此时的洛阳令种兢却公报私仇,派人把班固逮捕入狱,然后将其折磨而死。

参考资料:1.《后汉书》;2.《资治通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