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元旦假期,笔者前往鼎湖山登高览胜。由鼎湖幽胜牌坊达到半山亭后,经飞水潭、听涛亭直上宝鼎园。随大流抛了个“有求必应”的许愿球,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鼎湖山上抛球许愿
然后到庆云寺走马观花,下山途中见到一处名为“幽处”的题刻,落款为“铁城方世杰”。此题刻不系年月,信息量极少,故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有甚者,将“铁城方世杰”说是“鼎湖方世玉”,真是指鹿为马!(传奇小说中的方世玉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又是否为高要人,本文不作讨论。)
鼎湖山“幽处”题刻,落款“铁城方世杰”
拍摄于2025年元旦
题名上“铁城”是何地?有说是佛山,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是中山。中山古称香山。赵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东莞县香山镇升级为县,称香山县。民国十四年(1925)三月十二日,孙中山逝世。中山先生的家乡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示纪念孙中山。中山现存最早的旧志嘉靖《香山县志》卷之一《风土志第一·城池》载:“宋始开设土垣,号铁城。初,陈天觉奏,久欲就其乡釡冲建置,众以非形势,争之但可,乃阴布铁砂于今城址,曰:建城必须贵地,地贵者土重。乃取二处上秤之,竟以铁砂土重,遂建焉,因号云。”大意是香山县建县之初,当时主持筑城的陈天觉主张把县城建在他的家乡,但是大家认为那里地势不佳,为此议论纷纷。但陈天觉暗中在如今的城址的地方撒下铁砂,然后宣称:建造城池一定要选在贵重的土地上,土地贵重的,土就重。于是取土时,暗中将铁沙混入了泥土中,结果称起土来,陈天觉家乡的泥土最重,于是确定在此建香山县城,也因此,香山县城被称为“铁城”。如今,香山县城遗址“铁城东门城墙遗址”被列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嘉靖《香山县志》书影
笔者再查康熙、乾隆、光绪《香山县志》。发现当地士人的诗文也出现“铁城”一词。如明代廪生伍瑞俊的《移居铁城贻友人二首》诗,清代知县彭翥《重修虎逊碑志》,皆以“铁城”代指香山县。此外,康熙三十一年,知县孔衍珻在香山南门外建了一座义学,名为“铁城义学”。由此可见,古时候的中山,即香山县,即“铁城”无异。
香山县真有一个方世杰,不过具体年份无晓。光绪《香山县志》卷十一《仕宦》载:“方世杰,谷字都(今三乡镇,笔者注)人。字汉中,直隶候补盐运使司运判署长芦运判沧州运同。”光绪《香山县志》,还有方世瓒(字在中)、方世通(字颖中),都是谷字都人,三人名与字皆同派别,似乎是同宗兄弟。又据光绪《香山县志》记载,方世瓒载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覃恩诰授奉政大夫,由此可以推出方世杰是清初人士。
光绪《香山县志》书影
从字面上看,香山县方世杰自称“铁城方世杰”完全可以的。这位来自广州府香山县的廪生方世杰来到肇庆府高要县鼎湖山并留下题名,也是很有可能的,但仍需进一步探究才能确定。权做抛砖引玉,就此搁笔。
端溪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在这里,您可以阅读许多关于德庆乃至肇庆人文历史的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德庆(肇庆)历史,帮助您深入研究德庆(肇庆)文化。
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