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佚名绘《颐和园八旗营房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沧桑沿革
康乾盛世的产物
北京西北郊群山属于太行山的支脉,丘壑起伏,富于水泉,植被茂盛,其东侧有大片平地,河流萦回,农田鳞次,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风景佳地。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北京城名“蓟城”,有僧人在西山建造嘉福寺,与清潭古树相伴,此即潭柘寺之前身,除了殿堂建筑之外,兼具园林景观可赏。金章宗在香山等处结合各大佛寺设有八大水院,辟为皇家行宫。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建设大都的水系工程,开辟金河和长河两条平行的水道,分别引昌平神山和玉泉山的泉水,蜿蜒流入城内,保证城市用水和水上运输的需求,也促进了沿途地段的园林发展。明代皇室和宦官热衷于在西山和长河沿岸修造佛寺,香山寺、碧云寺、戒台寺、万寿寺、极乐寺等盛极一时,或依山巅,或傍水际,塔阁巍峨,花木繁盛,往往成为观览胜地,游者如织,帝后屡次临幸,诗人品题不绝。同时豪门与文人官僚也在海淀一带经营私家园林,其中以武清侯李氏清华园和书画家米万钟的勺园最为著名。
清代康熙年间,随着天下渐次平定,朝廷开始在北京西北郊兴建皇家园林,香山行宫和玉泉山行宫先行告成,康熙二十六年(1687)海淀畅春园初具格局,康熙帝长期在此驻跸,从此奠定了清代帝王在郊外离宫中“园居理政”的传统。为了方便平时上朝,畅春园周边陆续分拨地块,特许王公重臣建造多座独立的花园,如裕亲王福全的萼辉园、皇三子胤祉的熙春园、皇四子胤禛的圆明园、大学士明珠的自怡园等,由此形成庞大的园林集群,奠定了“三山五园”的雏形。
康熙帝驾崩后,胤禛登上皇位,年号雍正,将其藩邸赐园圆明园扩建为正式的离宫,规模宏敞。乾隆时期大清王朝的国力达到顶峰,御苑建设也空前鼎盛。圆明园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续建,增加了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熙院四座附园,囊括一百多个景区,被誉为“万园之园”。瓮山和瓮山泊分别更名为万寿山和昆明湖,在天然山水的基础上创建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畅春园得到进一步扩建,此外还设置了乐善园、泉宗庙等其他次要的行宫,统称“三山五园”。圆明园周围的皇子、公主、大臣赐园达到数十座之多,其中和珅的十笏园号称第一,自得园、春和园、澄怀园等也各擅美景。
作为康乾盛世的产物,三山五园可满足上层统治者朝政、起居、祭祀、骑射、筵宴、观稼、游赏等各种活动所需,是宫廷生活的主要载体。在造园艺术方面继承了延绵数千年的华夏园林文化传统,治国安邦、昆蓬仙境、佛国净土、田园山村、兰亭曲水、濠濮观鱼等经典主题反复呈现,又大量写仿江南等地的名园胜景,同时还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亭台楼阁、叠山理水、花木配植乃至匾额楹联的技艺都达到极高水准,集富丽堂皇与精雅秀美于一身,堪称“天上人间诸景备”,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意境深远,为中国园林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清代后期,三山五园逐步由盛转衰,见证了王朝所有的苦难挣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西北郊诸园进行大规模焚掠,昔日美轮美奂的风景毁于一旦。光绪年间清廷对清漪园进行全面重建,更名颐和园,升格为离宫御苑,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长期在此居住听政,并在太后生日期间举行万寿庆典。王公大臣纷纷在海淀地区重修或新建园林,如礼王园、僧王园、承泽园、蔚秀园等,掀起北京最后一次园林建设高潮。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园林体系。清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以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三大御苑为中心,以各大行宫为辅翼,以贵胄高官的赐园为屏卫,以众多的佛寺园林为外围,组成纵横数十里的风景区,彼此山水相望,堂榭相接,气度不凡,正如雍正帝御制诗所咏,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山林城市帝王居”。
颐和园苏州街今景。苏州街即后溪河中段设的买卖街,俗称“苏州街”,全长270米,两岸搭建店铺布景,模仿江南的水街集市。
颐和胜境
天然山水和人工创造的巧妙融合
清漪园造园之时,将瓮山泊加挖成广阔的昆明湖,在瓮山上堆土叠石,构成更宏伟的万寿山,山水形态忠实地模仿杭州西湖。光绪年间以“奉养太后”的名义在原址重建,基本上沿袭了旧园格局,局部有所变动。
颐和园全园占地面积大约295公顷,整体上可分为宫廷区、前山区、前湖区和后山后河区四个部分。东、北、西三面设有宫门,其中东宫门是整座园林的正门。园内景致主要围绕万寿山和昆明湖展开,是清代御苑中把天然山水和人工创造巧妙融合的最佳范例。
园东部为相对独立的宫廷区,正殿仁寿殿坐西朝东,用于日常朝会和赐宴活动。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后妃分别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三组院落为寝宫,格局井然有序。旁边还建了一个德和园,内含三层大戏楼,北面是观戏的颐乐殿。
万寿山东西长1000米,高60米左右,山势比较平缓。山南一侧沿着昆明湖的北岸设置一条漫长的游廊,从乐寿堂西侧的邀月门开始,一直向西伸展到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长达728米,像一条弧形的飘带系在山脚下,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画廊。
山中央建有一组宏伟的建筑,由南到北形成一条庄严的中轴线,分为几级台地,逐次升高,屋顶铺砌黄色琉璃瓦。其中排云殿是正式举办慈禧太后贺寿仪式的场所,而三层的佛香阁采用八角形平面、四重屋檐,阁内供奉观音像,外形高峻壮阔,成为全园的核心标志建筑,登临其上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浩淼烟波乃至整个西北郊的山水风光。最高处为琉璃牌坊众香界和砖砌佛殿智慧海,五彩缤纷,宛如西天净土世界重现人间。东侧的转轮藏和西侧的铜铸宝云阁均为乾隆时期所建的佛教建筑,形制比较特别。
万寿山南坡西侧的画中游是一座二层八角形的楼阁,不设台基,柱子直接立在凹凸不平的山石上,登上二楼,四方八边分别以柱子和横楣构成完整的画框,形成远近宽窄各不相同的八幅画面。附近的听鹂馆是一座小戏楼,造型精巧,格局紧凑。
昆明湖水波滉漾,倒映山色,西部构筑了一道长长的西堤,位置、走向几乎与杭州西湖的苏堤完全一致,而且同样在堤上筑有六座石桥以作串连。湖中堆叠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三座大岛,重现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还有知春亭和凤凰墩两处小岛作为陪衬。东岸建文昌阁城关、镇水铜牛、廓如亭,以十七孔桥与南湖岛相连,岛上原有一座仿武昌黄鹤楼的三层望蟾阁,后来改为涵虚堂。西北的一片水域比较狭长,中间有一座长岛,仿西湖孤山起名叫“小西泠”,临近岸边的水面上建有一座清晏舫,在石舫基座上以木结构搭建西洋式楼房,柱子、栏杆都刻有模仿大理石花纹,船身还安装了一个石雕轮盘。西岸的延赏斋布置若干石碑,上面刻有康熙帝御笔所题的全套《耕织图》,并在此设立内务府织染局,与东岸的铜牛遥相对应,象征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万寿山后山与北宫墙之间夹着一条长达1000米的后溪河,河道或宽或窄,蜿蜒幽折。后山上原有绮望轩、构虚轩、赅春园、嘉荫轩、妙觉寺、云会轩等庭院,大都只剩下台基遗址。后溪河中段设有一条买卖街,俗称“苏州街”,全长270米,两岸搭建店铺布景,模仿江南的水街集市。铺面造型均为北京常见的平顶房、硬山房、牌楼房和楼房式样,酒楼、茶馆、钱庄、文房、古玩店、绸缎庄、香烛铺应有尽有,吃喝穿用俱全。当时主要以太监来扮演伙计和顾客,皇帝、太后、妃嫔偶尔乘船来逛,场面热闹又有趣。
后山中央位置的须弥灵境是一座藏式风格的大型佛寺,在红色梯形高台上砌筑佛殿、楼阁和佛塔。台地的核心建筑原本是一座名为“香岩宗印之阁”的高楼,装饰极为华丽,象征世界中央的须弥山,四座平面各异的佛殿环居四方,分别代表南瞻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还有八座小殿象征着八小部洲,又有日月二殿和四色宝塔象征太阳、月亮和四大智慧。颐和园现存的须弥灵境经过光绪时期的重建,香岩宗印之阁没有得到复原,其台基上另建了一座佛殿,比乾隆时期的原貌大为逊色,但依然能够表现出一股庄严而辉煌的佛教氛围。
颐和园谐趣园秋色。谐趣园系仿照无锡寄畅园修建而成,但园中所有的建筑均为北方官式风格。
后山东侧有一座名为“谐趣园”的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仿照无锡寄畅园修建而成。园内以曲折的水池为中心,沿岸建造知春亭、引镜、洗秋、饮绿、澹碧等亭榭小筑和长长的知鱼桥,东岸有知春堂,北岸有涵远堂,西岸有瞩新楼和澄爽斋,北部堆叠假山。园中所有的建筑均为北方官式风格,梁柱饰有红绿油漆和鲜艳彩画,与江浙地区的建筑风格迥异,却又将多处围墙做成带漏窗的白粉墙,另以京西出产的北湖石和青石代替江南的太湖石、黄石,以北方易种的绦柳、山桃代替南方的垂柳、梅花,营造出宛似江南却又不失北方神韵的艺术效果。
北京西北郊众多御苑中,畅春园和圆明园都建在平地上,水景很丰富,山景则以人工堆叠的土山为主;香山静宜园基本上是旱地园林,有山无水;玉泉山静明园山水兼具,但水面偏小。相比之下,颐和园既有宽广的山丘,又有辽阔的湖面,西面的西山诸峰在其外围构成极好的远景层次,堪称是整个北京地区无与伦比的最佳地段。颐和园的宫廷区以规整严谨的建筑院落为主,前山区在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建造高大的楼阁殿堂,前湖区在疏朗澄明的湖上构筑长堤、岛屿、桥梁,后山后河区在宛转幽邃的曲溪山崖间点缀小巧的馆轩亭榭,彼此差异巨大,又有机地串连为和谐的整体,共同以山水、楼台和花木演绎出一组无比美丽的风景名胜,宛如一部首尾连贯、情节紧凑的大戏,包含前奏、铺垫、转折、高潮、尾声,从始至终承传起合,一气呵成,被誉为“中国皇家园林的传世绝响”。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鸟瞰(楼庆西摄)。三层的佛香阁采用八角形平面、四重屋檐,登临其上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浩淼烟波乃至整个西北郊的山水风光。
余音袅袅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朝灭亡后,昔日的皇家园林失去严密的防卫和日常的维护,日渐颓败。圆明园经过贪官、奸商、愚民的无数次劫掠盗卖,彻底沦为废墟。颐和园起初仍算皇室资产,1924年收归民国政府,改为公园,但久未整修,景色凋零,乏善可陈。为了筹措经费,园方还一度将昆明湖承包给私人公司开办养鱼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山五园得到有效的保护修缮,近年来被进一步确立为与北京古城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颐和园作为其中唯一保持完整的皇家园林,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进一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得到发掘。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是:
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是中国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以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历经沧桑的三山五园故景依稀,新颜焕然,颐和园、圆明园、香山、乐善园等昔日皇家专享的御苑转化为人民的公园,在若干王府花园的旧址上建立清华、北大和中央党校校园,众多的寺庙园林香火重燃、花木复苏。冬去春来,颐和园万寿山依旧端庄,昆明湖依旧清澈,在华丽的楼台和茂盛的花木掩映之下,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游览,体会绮丽风景中蕴藏的无穷魅力。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