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越过阿尔卑斯远征米兰

公元1515年,年仅20岁的弗朗索瓦,继承了法国王位。这位年轻的君王刚一登位,就迫切地想实现自己的勃勃野心,打算远征意大利半岛抢夺地盘。

就在他刚执政的第一个夏季,20岁的弗朗索瓦,就亲自率领一支2万5千人的大军,浩浩荡荡攻入了意大利半岛。

在这支远征大军中,除了1万多名法国本土的常备军以外,其余大部分士兵都是来自德意志的雇佣军。而且此次法国远征军除了步兵骑兵以外,还有炮兵跟随,并携带了70门青铜加农炮。



中世纪火炮造型

那时候的青铜火炮非常简陋,这种青铜炮安装在四轮车上,可以推着走,这样的小炮有很强的机动性,能与行进的大军同步保持行动力,不会拖后腿,既能用于野战会战,也可用于围城作战,轰击对方的城墙城门。



还原中世纪的青铜加农炮

法国远征军沿着一条无人穿过的偏僻路线,翻越了阿尔卑斯山,绕过瑞士人的正面布防,进入了伦巴第平原,越过了无人烟的险峻山区,法国人的骑兵炮兵可以展开作战队形了。

到了当年的9月上旬,法军已经行进到了距离米兰仅18公里远的马里尼亚诺村。到9月13日,2万2千多名瑞士长矛兵,成批地倾巢而出,开出米兰城,准备迎战法国军队

惨烈的交战

这些瑞士长矛方阵兵,是欧洲战场上的常胜军,其战斗力、纪律性是超乎想象的,即便队友在身旁阵亡,瑞士长矛兵也不眨眼。其严格的训练和阵型、以及密集的长矛方阵在中世纪欧洲十分出名。



严整的长矛方阵

移动进攻时的瑞士方阵,成片成排的长矛如同森林般攻击敌人,能造成惨重伤亡,并能令对手阵容迅速溃散混乱。因此瑞士方阵,是令当时欧洲各国闻之色变的难缠对手。

因此,自信的瑞士兵并不构筑工事,他们直接以传统的行进方阵,对法国人发起了攻击。打算击溃对手,并贴紧炮兵阵地,然后夺下大炮调转炮口轰击法军。

这是瑞士方阵擅长的战术,不构造野战工事,直接突破冲击对方阵地。即使有火炮,那个年代的青铜火炮,也奈何不得高速冲锋的步兵方阵,开不几炮不就冲到跟前了。

首先与瑞士长矛兵接战的德意志雇佣军,根本抵挡不住。尽管日耳曼人近战作战勇猛,但同样顶不住长矛方阵,很快败下阵来,而且还丢失了10多门青铜大炮。

但弗朗索瓦国王稳住了阵脚,他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重铁甲骑兵军团从侧翼发起了攻击,迫使瑞士长矛兵的可怕突击停了下来。

瑞士方阵最怕骑兵的侧翼突破,因为长矛太长,转换方向十分不利。



欧洲重骑兵,强大的突击和侧翼包抄能力

瑞士士兵都有近战贴身武器如短剑长剑,专门用于防范对手贴身突破,因为手持三四米的长矛在近战时基本有死无生。但是对抗侧翼时方阵只能停止前进。

冲锋中的瑞士方阵,当时的炮火不一定有效果,威力有限的炮火强度,射击误差较大,并且提前量很难预测。

但是对于静止的瑞士军方阵,法军的野战炮就有了用武之地。每一炮下去,正在和骑兵侧翼纠缠的瑞士方阵都会造成数十人伤亡。这样的持续轰击,瑞士长矛兵的方阵就有瓦解崩溃的可能。

尽管伤亡惨重,但是纪律严格的瑞士人仍然毫无撤退之意。战斗呈现出了状态,双方都在等自己的援军赶来。此时瑞士两个军团后备力量正从山区赶来,而法国的盟友威尼斯军团则从东面赶来增援战场。谁先到一步,就有可能改变战局。



瑞士方阵冲锋起来犹如排山倒海

第二天进行的战斗更加激烈:天蒙蒙亮,法军就从三面向瑞士军队压过来,而法军自己的薄弱的“U”型战线,也同时将被瑞士军队突破兵力较少的薄弱点。

战斗到中午时,法军的右翼已经呈现溃败现象,眼看瑞士长矛兵就要就此弱点突破,从而席卷整个战线,夺取战役的胜利。

就在此时,大批威尼斯军队终于赶到了,法军的援军突然出现在瑞士军背后,展开前后夹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有生力量,突遭打击的瑞士军队只能退出战场。

法军士气大振,立刻发起反攻,追亡逐北那些后撤的瑞士败兵,这一仗最终以法军惨胜而告终。

在这场长达两天的大会战中,瑞士长矛兵贸然向有堑壕防护的法军部队实施突击,结果遭到法军骑兵的翼侧突击。使得强悍的瑞士方阵的攻击威力发挥不出,变成了静止的活靶子,这样就给了法军炮兵提供了精准而延时的火力打击。

法军利用骑兵纠缠住瑞士人,同时用炮兵轮番攻击,这一简单有效的战术发挥了奇效,最终取克制住了对手的方阵优势而取胜。

结果瑞士人阵亡、被俘高达1万1千人,相当于战损了了一半,而法军伤亡程度也相当大,损失达到了6000多人。

这一战役带来的历史影响

这一场双方伤亡都很巨大的战役,却改变了欧洲军事的走向,也改变了瑞士的命运,至此,威震欧洲多年的瑞士方阵长矛兵,遭到了重创,从此也开始下坡路,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此,瑞士方阵那排山倒海般的长矛突击,至此不复存在了。

尽管瑞士人不服气,在1522年再次交战,但在比克卡战役中,还是以失败告终,野战工事再次严重阻碍了瑞士人的进攻步伐。

到了1525年的帕维亚会战,失败的厄运再次笼罩了瑞士人,数千瑞士长矛兵拼命溃逃的场面,仿佛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无敌天下的瑞士方阵“神话”,不复存在了。

而马里尼亚诺会战就此摧毁了瑞士常胜军的荣誉,战后,瑞士与法国缔结停战条约,此后成为永久中立国,实际上沦为了法国的附庸。

而瑞士,从这场“神圣联盟战争”最后阶段的战役起,也开始了中立500年的漫长历史。严格中立的头衔,算是戴上了。

虽然在拿破仑时期,瑞士的中立策略也随之变动,但不影响瑞士后来的中立走向。很快,就在1815年拿破仑倒台之后,瑞士又再次恢复并宣布严守中立。

而年轻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因在此战中身先士卒、应用无畏,从而获得了“骑士王”的美誉。

瑞士方阵的失败探究

瑞士长矛方阵在马里尼亚诺战役的失败,看似是失败于野战工事阻碍、战术策略、兵种配合,以及对方援兵及时到达等原因,但实质上,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军事变革,导致瑞士方阵已不再适应新的打法。



瑞士方阵的突击,一度是无解的存在

法军采用骑兵侧翼进攻,牵制瑞士步兵,导致瑞士方阵不能快速移动。非冲锋状态的长矛方阵,就会被青铜加农炮当成靶子轰炸,这才破坏了方阵的队形,造成重大伤亡。

但是之前的中世纪火炮太过简陋,开炮间隔时间过长,并且精度误差大,因此对冲锋的方阵步兵造不成威胁,步兵们一个冲锋,很快冲到阵前,大炮根本炸不到几个人。

但是16世纪之后的时代发展,使火炮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已越来越快,火炮越来越便于携带,机动性大为增强,并且炮轰的冷却间大为缩短。

即便火枪工艺仍然在慢慢改进,但是火炮技术多的升级,使得法军的类似战术越来越容易得以实现。

无敌的瑞士长矛方阵,是败给了军事科技,败给了时代。毕竟再优秀的战术,也抵挡不住大变革带来的升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