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爱玲世界里的人,除了喜欢抬头看月亮,还喜欢低头照镜子,仿佛人人都拥有《白雪公主》里的魔镜,能回答你最想要的问题。

现在想来,真是有点无趣。镜子不比手机,手机自带美颜功效,能过滤掉一切你不想看见的皱纹、雀斑、黑眼圈......眼前一片光鲜亮丽,不好吗?劈头跟镜子里那个真实的,说不定千疮百孔的自己相见,不是人人都有这份勇气。

但,这显然不是张爱玲的作风。她从不屑粉饰生活,粉饰人物,包括自己。

先从《鸿鸾禧》说起。

这个万字左右的短篇,说的是抗战时期的上海,一个暴发户,替儿子筹备婚事的家常琐事。明线是写娄大陆和邱玉清这一对年轻人,其实在他们背后,还有大陆的父母亲这对怨偶做底。

故事一开场,女主角邱玉清在两个小姑子的陪伴下,一起到时装公司试穿婚礼礼服。

“祥云公司的房屋是所谓宫殿式的,赤泥墙上凸出小金龙。小房间上嵌着长条穿衣镜,四下里挂满了新娘的照片,不同的脸笑嘻嘻由同一件出租的礼服里伸出来。朱红的小屋里有一种一视同仁的,无人性的喜气。“

邱玉清背着镜子站立,回过头看自己的后影。长裙长袖的银白的嫁衣,让她看上去像是报纸广告里的所谓“高尚仕女“,在她的盛装衬托下,背后嚼她舌头的两个小姑子,越发像暴发户的小姐。

但在两个小姑子眼里,玉清是银幕上最后映出的雪白耀眼的“完“字,而她们是精彩的下期佳片预告。

她们仨站在镜前,看似在捡视各自的礼服,其实是在捡视各自的价值。

这一番捡视,让准新娘玉清多了几分顾影自怜。

因此,她除了为自己添置结婚礼服,还买了软缎绣花的睡衣,相配的绣花浴衣,织锦的丝绵浴衣,金织棉拖鞋,金珐琅粉镜,有拉链的鸡皮小粉镜。“她认为一个女人一生就只有这一个任性的时候,不能不尽量使用她的权力。因此看见什么买什么,来不及地买,心里有一种决撒的、悲凉的感觉。“

书中准新娘和两个小姑子,在镜前上演一幕精彩的心理戏码;准婆婆娄太太因为儿子新房里的一张床,跟丈夫呕气,被数落了一通,一气之下,躲到浴室里发泄。

她咚咚咚大步走到浴室里,大声漱口,呱呱漱着,把水在喉咙里汩汩盘来盘去,呸地吐出来......

站在脸盆前面,娄太太看向镜中的那个自己:“娄家一家大小,漂亮的,要强的,她心爱的人,她丈夫,她孩子,联了帮时时刻刻想办法实验她,一次一次重新发现她的不够。“

只有镜子不欺她,然而镜子却比任何人都照出她生命里的苍白和空虚:

“她觉得痒痒地有点小东西落到眼镜的边缘,以为是泪珠,把手帕裹在指尖,伸进去揩抹,却原来是个扑灯的小青虫。娄太太除下眼镜,看了又看,眼皮翻过来捡视,疑惑小虫子可曾钻了进去;凑到镜子跟前,几乎把脸贴在镜子上,一片无垠的团白的腮颊;自己看着自己,没有表情——她的伤悲是对自己也说不清楚的。“

一面浴室里的镜子,却能照出爱的残缺。在这份残缺里,可怜的女人忘了自怜,唯有麻木。如同她在镜子里,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容貌,唯有一片无垠的团白。


2

在《多少恨》里,女主角虞家茵的爱,由于浪荡父亲的无赖,还没真正开始,就让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荒凉:

宗豫看着香烟头上的一缕烟雾,也不说什么。家茵把地下的绒线拣起来放在桌上,仍旧拆。宗豫半响方道:“你就这么走了,小蛮要闹死了。”家茵道:“不过到底小孩,过些时就会忘记的。”宗豫缓缓地道:“是的,小孩是......过些时候就会忘记的。”佳茵不觉凄然望着他,然而立刻就又移开了目光,望到那圆形的大镜子去。镜子里也映着他。她不能够多留他一会儿在这月洞门里。那镜子不久就要如月亮里一般的荒凉了。

同样荒凉的镜子,出现在《金锁记》里。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镜子。镜子里反映着得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镜子里的映像恍惚,一个画面淡出,一个画面融入。张爱玲轻轻巧巧就跳过了七巧十年无爱无性的婚姻生活。那种生活过一日是一日,过上十年还是一日,用一个蒙太奇的腾挪实在是经济至极。

只是,镜子里的人,以及镜子里的物,在“风”的摇曳中,遽然褪色、变移,在看与被看中,在最细小空间,在最不起眼之处,让人感慨沧海桑田。

这样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金锁记》里比比皆是,怪不得夏志清说,《金锁记》是几千年来中国最好的中篇。

在篇幅甚短的《花凋》里,镜子出现在一个感人的场景中,让人印象也十分深刻。

川嫦,这个“没有点灯的灯塔”一样的女孩子,害了严重的肺病,要死了,便私自溜出家,在外面逛了一天。

她的家人误以为她寻了短见,分头打电话到轮渡公司、外滩公园......各大公司去找,正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她施施然回来了,在“阖家电气的寂静中上了楼”。

她母亲郑夫人夹脚跟了进来,看见“她在枕上别过脸去,合上眼睛,面白如纸......郑夫人慌问:”怎么了?“赶过去坐着床头,先挪开了被窝上搁着的一把镜子,想必是川嫦先照着镜子梳头,后来又拿不动,放下了。这时的川嫦却又伸过手来握住郑夫人捏着镜子的手,连手连镜子都拖过来压在自己的身上,镜面朝下。郑夫人凑近些又问:”怎么了?“川嫦突然搂住她母亲,呜呜哭起来道:”娘,我怎么会......会变得这么难看了呢?我......我怎么会...... “她母亲也哭了。

对镜自照,还出现在《倾城之恋》中。

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一点钱被几个哥哥连哄带骗掏光用尽后,被百般嫌弃:流苏突然叫了一声,掩住了自己的眼睛,跌跌冲冲往楼上爬,往楼上爬......上了楼,到了她自己的屋子里,她开了灯,扑在穿衣镜上,端详她自己,还好,她还不怎么老。

不仅不见老,反而还比年轻时多了一份风韵:原本白磁的脸,现在变成了青玉;圆脸也变尖了,娇滴滴的清水眼......

应该是这一番对镜自照,让走投无路的白流苏有了勇气,在遇到范柳原之后,像个赌徒式的压上自己。


3

在张爱玲的镜子面前,走火入魔的不仅仅只有女人,男人也屡屡失态。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佟振保和他的旧情人王娇蕊,在早晨的公交车上重逢了。她其实有点儿落魄了,胖了,很憔悴,涂着脂粉,耳上带着金色俗艳的缅甸佛顶珠环,抱着个孩子,跟当年那时髦精致的女子不可同日而语。

但被抛弃的王娇蕊倒蛮泰然,没有伤感掉泪。倒是佟振保伤起心来:

“抬起头,在公共汽车司机座右突起的小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脸,很平静,但是因为车身的摇动,镜子里的脸跟着颤抖不定,非常奇异的一种心平气和的颤抖,像有人在他脸上轻轻推拿似的。忽然,他的脸真的抖了起来,在镜子里,他看见他的眼泪滔滔流下来。为什么,他不知道。”

这个男人,一直以为,在这一类的会晤里,如果必须有人哭泣,那应当是对方,是那个被视作绊脚石甩掉的女人,怎么可能是他?这完全不对,然而他竟不能止住自己。

一面镜子,让这个自诩有钢铁般意志力的男人,觑着了真实的自己:虚弱,不堪一击。

当然,机缘凑巧,灵魂出窍,镜子也会如贾瑞手里的“风月宝鉴”一样,牵引着人盲目地,走入一个昏昏的世界。

《倾城之恋》里,白流苏终于抵挡不住情欲的火焰,与范柳原拥吻在一起:“流苏觉得她溜溜转了个圈子,倒在镜子上,背心紧紧抵着冰冷的镜子。他的嘴始终没有离开过她的嘴。他还把她往镜子上推。他们似乎是跌到镜子里面,另一个昏昏的世界里去,凉的凉,烫的烫,野火花直烧身上来。“

与“风月宝鉴”稍稍不同的是,张爱玲的魔镜,没有正面和反面之分,照见的,永远是内心,是欲望,是引诱与被引诱,一齐从现实跌入虚幻,交缠在一起,让你分辨不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少了教化与引导,自然也就不可能济世保生。

这是张爱玲和曹雪芹的不同之处。

曹雪芹少时享尽荣华富贵,到老了,绳床瓦灶,举家食粥,彻底看透:雕梁画栋也好,锦衣玉食也罢,终是黄粱一梦,梦幻泡影。

不同《红楼梦》的悬崖撒手,张爱玲俗气得多。

在张爱玲所有小说里,《花凋》里的川嫦,算是最冰清玉洁的一个。但即使这么一个没多少烟火气的姑娘,活到最后,让人唏嘘不已的,仍是她对这个烟火世界的留恋。

她像林黛玉一样早夭,也是因肺病。本想来个多情的了结,自杀,却买不来安眠药。只得坐着黄包车兜一转,吃一顿西餐,看一场电影。这活着的乐趣,她要最后地享一享。这是相当感伤的一幕,可这感伤却被病期的拖沓又腐蚀了。川嫦还又做了两双绣花鞋,一双皮鞋,用一只脚试了鞋,很长远地说:“这种皮看上去倒很牢,总可以穿两三年。”三周后,她死了。

这就是俗世里的人了,死都逼在眼前了,这世界早已经放弃她了,她却还愚顽地留意着一些小事,不自量力地挣一挣。

这,显然是题外话。


4

再说一点题外话吧。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进宫朝贺,顺便拜访贾府,宝玉得知甄家也有一位宝玉,心里不信,只当是婆子们奉承贾母的谎言,没想到回到怡红院后,他就做了一个梦。

他在梦里到了江南甄家,贾宝玉甄宝玉相见,是在彼此的梦里,贾宝玉梦里去了甄宝玉那里,甄宝玉梦里去了贾宝玉那里,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傻傻地分不清楚真假。

宝玉醒转得非常巧妙,听到老爷叫宝玉,立马就醒了,嘴里还喊着“宝玉快回来,快回来!”

袭人在旁听他梦中自唤,忙推醒他,笑问:“宝玉在哪里?”此时宝玉虽醒,神意尚恍惚,因此指向门外:“才出去了。”袭人笑道:“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宝玉向前瞧了一瞧,与嵌的大镜对面相照,自己也笑了。

真真假假,梦里梦外,一面镜子就交代清楚了。

这不是魔镜是什么?


-end-

作者: 甘草子,不小资,不文艺,不妖娆,不风情,恬淡自守,性如草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