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卖一只羊赚180块,罚款10万!”听到这个事儿,谁能不愣住?12月24日下午,江苏盐城中院开庭审理了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案件。小农户陈广芳到底冤不冤?大丰区市场监管局这操作,是捍卫食品安全,还是在“执法创收”?



罚单背后:羊肉摊的“小本生意”
陈广芳,地道的农民,摊上这事儿只因卖了一只未经检疫的羊。根据报道,羊胴体和羊头因为没有盖检疫验讫章,被市场监管局当场扣押。陈广芳也坦承,家里冰箱还有几条“问题羊肉”,于是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扣押到底。
180块钱的利润,按说真算不上“发家致富”。可偏偏,就这么点收入,却引来了10万的罚款。换算一下,550倍的“收益惩罚率”让不少网友直接炸了锅:“我还以为盐城出金矿了呢!”



谁的羊头,谁的规矩?
从法理上看,市场监管局的理由也不是没谱:未经检疫的羊肉上架销售,确实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底线问题,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谁都不希望端起碗时心里直打鼓。盖章这事儿,就像买票上车,程序不到位,确实容易出问题。


但关键在于,罚款10万是否合理?法律虽然有明文规定,可执法是否必须“一刀切”?对比起巨额罚单背后的小农户生计问题,这样的规矩似乎让人更寒心。羊肉问题再大,也不过是一片市场边缘的“经济角落”。大丰区市场监管局的天价罚单,真的是保护消费者,还是在“以罚代管”?

网友热议:“天价罚款”还是“摆平局面”?

微博评论区里,网友直接开炮:“你们罚款要不要盖个章,显得正规点?”还有人调侃:“盐城创收手段人尽皆知。”当然,也有人认同罚款:“比直接卖假货的还强!”但问题的核心是:罚款能让问题羊肉变安全吗?这样的执法,又能否让更多摊贩守规矩?



其实,我们的食品安全早就被一次次的“花式罚款”搞得有些走样。市场监管局守土有责,这没错,但执行力度和处罚手段,绝不能只盯着小本经营的农户开刀。10万的罚款,有没有兼顾情理和比例?

与其让陈广芳交不起罚款,不如直接引导他走合规渠道,这才是根本解决办法。
从市场到监管:缺的到底是什么?
每个城市都有农贸市场,而市场上,像陈广芳这样卖自产农副产品的小贩不在少数。很多人并非有意逃避检疫或手续,而是根本不清楚流程,甚至不了解具体的法律要求。



食品安全不能靠罚款堆砌,而是靠一套科学的规范来维持。如果监管局的工作重心不是多设几个流程、让程序更通畅,而是盯着罚款指标搞创收,这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只羊的启示:如何让小摊贩“守规矩”?
羊肉摊事件,既让人感慨,也值得反思。在保障食品安全这件事上,监管部门要做的,不是大棒挥到底,而是找到“多赢”办法。陈广芳的180元利润,和10万的罚款之间,隔着的不仅是食品安全,还有基层小摊贩的生存空间。
或许我们更该期待,盐城市场能为这次争议带来新的改变:让处罚变得更透明、更人性化。要知道,羊肉上架需要检疫,监管部门的权力同样需要盖上“人情味”的章。
结语:
卖一只羊被罚10万,看似离谱,但却折射出小摊贩的“信任危机”。当市场上的羊肉能堂堂正正站上合规渠道,当监管执法变成促进发展的桥梁,而不是惩罚的工具,或许我们才算真正找回“市场的良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