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寻美”,不要“徒悲”
——谈兵法“慧”处世(81)
文/路秀儒
提起兵法,给一些人的感觉总是既冰冷血腥,又晦涩生硬,让人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排斥感。然而,《孙子兵法》并非如此,它里面不仅有兵法思想,而且有风景、有图画、有韵味、有故事,是人性之温、理性之智、诗性之美的浑然体。
倘若静下心来,就着一壶清茶,与恍在咫尺的孙武老先生“促膝长谈”,深嚼细咂他的字词句篇、形色音韵,绝妙玄丽就会直扑眉宇、深入心田,让人仿佛走进一个既优雅又豪情的世界,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提神,何等的上品!那绝对是一种难忘的、回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中国古代兵法典籍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被誉为“兵学圣典”,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及其创新思维密不可分,而蕴含其间的美学成分也是不可小觑的因子。孙子不仅是位令人敬仰的“兵圣”,而且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匠”。孙子这位兵学大师,像《庄子》书中“削木为鐻”的梓庆,以匠心铸就兵书,以匠术塑造美感;又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耕夫,在战争的泥淖里栽种着玫瑰,栽种着希望,令人心旌荡漾,让人追慕无旁。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人们要学好《孙子兵法》、用好孙子智慧,首先要到《孙子兵法》里去寻求美感,把读兵法既作为一种增强智慧的途径,又当作一种审美享受之旅,先乐之,再好之,再知之。
《孙子兵法》的美感启示人们,世间之美无处不在,贵在学会去发现,贵在学会去欣赏。庄子妻死,惠子前去吊唁,庄子之所以不悲不哭,反而“鼓盆而歌”,是因为他以自然美的眼光看待人之死,以浪漫主义的思维发现了死亡之悲中的美。
人生之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得意之事,也有失意之刻,但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有一颗寻美的心,有一双善于挖掘美的手,有一把演奏优美旋律的琵琶,有一支描绘美景的画笔。即使做一件极普通的事情,也要看到美的存在,孜孜追求完美的过程与结果,生动展现人性之光,充分享受劳作之美;如果生活给人以苦,也要回之以笑,把苦日子过得津津有味,美不可言;如果生活给人以伤,便像逆境中的苏轼,学会以乐疗伤,挥洒出诗性般的美感,让人羡慕,让人仰止。
【作者简介】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训练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大校。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