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鉴于红一方面军“干部多、战士少”的状况,徐向前、陈昌浩建议调几团兵力补充一方面军,另调一方面军部分干部到四方面军工作。

最终,红四方面军总部抽调红4军11师第32团、红30军90师第270团、红33军98师第294团,以及红30军第89师直属队500余人,补充至红一、红三军团,每个团大约1100余人,总共是3800余人。

同时,红一方面军抽调张宗逊、陈伯钧、李天佑、李聚奎等人,到红四方面军分别担任红4军、红9军、红30军和红31军的参谋长。

调到红一方面军的三个基干团的团长分别是:红32团团长余品轩、红270团团长杨国夫、红294团团长张仁初。

除了余品轩留在红四方面军改任第33团政委外,杨国夫、张仁初都加入了红一方面军。杨国夫改任红三军团第4师第10团副团长,张仁初改任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第2营营长。



张仁初

众所周知,之后张某与中央红军分道扬镳,当时有人就劝告张仁初:“在红一方面军,你只能当营长。回四方面军,你依然是团长。”

张仁初坚决不干,他说:“我既然来了一方面军,就是一方面军的人!”

事实证明,张仁初的选择完全正确,如果他当时返回老部队,意味着要三过草地,期间还要南下百丈关跟川军血战一场,保不准就提前牺牲了,那就没有未来的开国中将张仁初了。

不过,北上之途也是异常艰难,危险重重,而张仁初的成名之战也是在这个时候打响的。

1935年9月16日,红一方面军抵达素有“天险”之称的腊子口。这里地势险要,巍峨的群山如同钢铁巨人般矗立,将这片土地牢牢锁住。险峻的峡谷,蜿蜒曲折,仿佛巨龙沉睡的脊梁。谷底,浑浊的石沙河水咆哮奔腾,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腊子口,这道天造地设的险关,成为红军北上的唯一通道,也是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一道生死门槛。

“一定要拿下腊子口!”红军指挥部里,军情紧急,气氛凝重。军团长林彪瘦削的脸庞写满了焦虑,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突破腊子口,红军方能进入甘南,跳出敌军重围,进而北上。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退回草地的厄运。

腊子口,这道天险,仅有一条三十米宽的山口可供通行。两侧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劈,直插云霄。唯一的通道便是横跨在石沙河上的一座木桥,而敌军早已在此布下重兵,凭借险要地势,构筑起层层防御工事,妄图将红军阻挡于此。



腊子口

攻打腊子口的命令下达后,红4团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地冲向了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1营、3营轮番上阵,一次又一次地向敌人的阵地发起猛攻。然而,腊子口的地势实在太过险要,部队难以展开,进攻受阻,伤亡惨重。

“团长,让我带2营上!”危急时刻,时任2营营长的张仁初主动向红4团团长王开湘请缨,眼中燃烧着必胜的信念。他知道,腊子口是红军北上的咽喉,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张仁初率领2营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次次冲锋陷阵。然而,敌军的火力太猛,再加上地形限制,部队根本无法展开,红军进攻一次次被打退,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战友,张仁初心急如焚。

接连不断的进攻失利,让张仁初意识到强攻并非上策。腊子口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正面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他凝视着眼前的地形图,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各种作战方案,终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团长,我认为可以派出一支部队,从敌人侧后迂回包抄,与正面突击部队形成夹击之势,如此一来,定能攻克腊子口!”张仁初语气坚定地向团长王开湘建议道。

这个方案虽然大胆,却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腊子口两侧山峰陡峭险峻,几乎没有可以攀爬的路径,稍有不慎,迂回部队便会陷入绝境。

师、团首长最终决定采纳张仁初的建议,并决定由二营执行此次艰巨的任务。



夜幕降临,二营的战士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出发了。六连,这支由杨信义连长和指导员胡炳云率领的英雄连队,担负着正面佯攻的重任。他们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迂回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

而另一边,一营营长王易才则带领着两个连的战士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他们手脚并用,借助着微弱的月光,在几乎垂直的峭壁上攀爬。每一次落脚,都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脚下便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午夜时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六连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向敌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一时间,枪声、爆炸声响彻山谷,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敌我双方展开殊死搏斗,战况异常激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然而,迂回部队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张仁初的心也不禁提到了嗓子眼。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着:老天保佑,一定要成功啊!

拂晓时分,就在正面战场陷入胶着状态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

“是迂回部队!他们成功了!” 张仁初心头一震,激动万分。

原来,经过一夜的艰苦攀爬,王易才率领的迂回部队终于抵达了敌军侧后方的山峰。战士们居高临下,向敌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

措不及防的敌军顿时乱作一团,阵脚大乱。



胡炳云

“冲啊!杀啊!”

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杨信义和胡炳云率领六连的战士们,如同决堤的洪水般,一举冲破了敌军的防线,攻占了腊子口主阵地。

随后,二营四连和五连迅速扩大战果,向敌人纵深发展,一鼓作气攻克了敌人在腊子口的第二道防线。

清晨,沐浴着胜利的曙光,红四团乘胜追击,攻占了哈达铺。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张仁初始终坚守在六连的指挥岗位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场态势,指挥部队作战。他曾多次想要亲自带队冲锋,都被身边的警卫员拦住。最后关头,为了鼓舞士气,他索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一手持枪,一手挥舞着大刀,与六连的突击队员们一起冲上了敌人的阵地。

腊子口一战,红四团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阻挡红军北上的阴谋。张仁初和原四方面军294团的战士们也在一方面军的老大哥们面前好好露了一把脸。一方面军的同志们无不感慨道:“以前,一方面军也有干部带头冲锋的事,但像他这样当团长了还光膀子冲锋,则从未见过。”

自此,“张疯子”的威名传遍了红军上下, 连毛主席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因在战斗中英勇表现,张仁初被提升为红4团副团长。



毛主席讲话

红军抵达陕北后,毛主席曾专门召开过一次干部会。当他谈及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以及取得的一次次辉煌胜利时,突然用浓重的湘音问道:“在座的各位,有哪些是参加过腊子口的同志?站起来让大家看看!”

话音刚落,张仁初、胡炳云等几位参加过腊子口战役的红军干部,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顿时,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窑洞,经久不息。毛主席面带微笑,走到他们面前,庄严地举起右手,向这些腊子口战斗的英雄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仁初率部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战斗,而后随罗荣桓、陈光挺进山东,此后便驰骋在齐鲁抗日前线,屡建奇功。

在当时的山东战场,我军有三员骁将,第一位是“梁大牙”梁兴初,第二位是“毛猴子”贺东生,还有一位就是“张疯子”张仁初,三人有一个共性,都是打仗不要命的主。



尤其是张仁初,戎马一生,每一场战斗都冲在最前面,先后负伤11次,最严重的一次连肠子都给打了出来。

1955年9月,张仁初被授予中将军衔。身穿崭新军服的张仁初,心情无比激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这其中,饱含着多少艰辛和磨砺。

授衔仪式上,毛主席特意走到张仁初的身边,紧紧握住了他的手,笑着问道:“仁初同志,你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场腊子口战斗吗?”

“报告主席,永生难忘!” 张仁初心头一热,激动地回答道。

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硝烟弥漫的战场,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以及那些为了革命理想,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战友们…… 这一切,早已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



“腊子口那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呀,我一直记得你!” 毛主席拍了拍张仁初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肯定和赞赏。

张仁初深受感动,刚好那年是腊子口大捷20年。授衔仪式结束后,张仁初激动地对妻子说:“主席的记性真好!事隔这么多年,还能记得腊子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