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相送一峰迎,千里崎岖路不平。
峭壁泉声晴亦雨,悬崖云影暗还明。
岚拖翠黛重重绿,涧泻深溪隐隐情。
回首夕阳迷路径,耳边犹听鹧鸪鸣。
这首诗名曰《登大容山》,笔调清新,描绘的是大容山的美景,大容山是广西著名山峰和风景区,夏季避暑胜地,位于玉林北流市。
诗的作者可不一般,名叫文祚娴,是一位女诗人,她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二十二代孙女,生于1812年,卒于1861年。
文祚娴为啥会写大容山?因为她从小生活在大容山下,文天祥的后裔因战乱后来定居于广西北流大里镇的六厚村,村里至今还保留着文祚娴故居。
文天祥的第二十一代孙,文祚娴的父亲文寿华是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科举进士,后来曾在山西省文水、介休、阳曲县等地任知县,还做过霍州知州。
文祚娴年幼时随父亲赴任游历各地,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怀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而寄情于诗文,思乡之情尽显笔端,著有诗集《啖蔗山房诗存》存世。
文寿华和女儿文祚娴都是广西玉林的历史文化名人,为六厚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文祚娴与六厚村的李崇业喜结连理,李崇业从军多年,屡立战功,于清咸丰二年壬子(1852年)被提升并赋赏军功八品官衔。
走进六厚村,十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见证了村子的悠久历史,门框上、牌匾上的诗词楹联展示着浓浓的文化氛围。青砖黛瓦、石板幽巷、古建成群、风光秀美,有“颜值”、有内涵,古韵深厚。
据《广西地名词典》记载,六厚村始建于元末明初,古名叫“禄厚”,取“居住安宁,丁财两旺”之意,因“禄”与“六”同音,简化为“六厚”。
六厚村的古民居和古建筑是典型的岭南风格,一条清湾江穿村而过,让这座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更显灵动,有山有水,和谐交融,形成一幅自然、独特的岭南水墨画。
六厚村的历史名人除了文天祥后裔,李姓家族也曾是世家大族,多人为官,村里的李郎官祠就是李家的祠堂。李郎官祠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约公元1756年),是六品官荣山公李应茂所建。
李家子孙当官的不少,不过都是六品的小官,也叫“郎官”,是清朝科举制度的一个官衔,指当时士大夫阶级及郎中之类的拔萃人物。荣山公的两个儿子和十三个孙子中的三位都是六品官,获御赐“郎官”牌匾。
李郎官祠共有三进,屋脊华丽繁复,梁柱木雕精美,所用木料主要是坚固名贵的格木。祠堂内外脊饰、封檐板、锅耳山墙等岭南特色砖木构件装饰华丽、雕刻精美。祠堂梁、檩、椽均有画作装饰,图案多为龙、凤、祥云等。
这座古色古香的独特建筑现在是六厚村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曾经是一座三教堂,就是儒释道合一供奉的场所。三教堂始建于元末明初,现存建筑是清朝末期所建,属四进厅的古寺庙。外观是半圆拱券和拱顶技术,带有罗马和哥特式混合风格,虽已破败,也可见当年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