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年来,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与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机械原理》课程智数赋能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成焕波老师担任项目负责人,针对传统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通过整合与建设工坊+智数化教学资源,融合“工坊+智数”项目化教学体系,形成内外双师混合,虚实课堂混合,工数项目混合的多元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提出基于“产-创-研”项目引领的项目化教学体系,搭建阶梯化项目体系,通过讲述式项目(知识“点”)、辨析式项目(知识脉络—“线”)、工坊+智数式项目(知识“面”)、产教+双创项目(综合知识“体”系)的多维协同结构体系,将知识层面的“点线面体”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学思用创”有效对接,系统解决设计路径缺引导、设计意识难养成的难点。促进责任情怀内化,基础认知深化,应用能力强化,眼界思维活化,为学生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打破创新思维局限,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逐级项目混合式教学开展思路

课程内容重构——知识驱动提问

按照课程目标,对标企业工程师的能力需求,强化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应用技能的高度,以产创结合、问题导向为主要思路,重构课程内容。在课程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以合作企业典型产品和双创科技作品设计案例为基础,将教学内容重构为15个紧密结合产创情境的课程项目,包含了融于课堂的讲述式项目、串联知识的辨析式项目以及拔高性的工坊实践制作和动态更新的产创项目,在传统机械设计的零件计算校核内容基础上,引入有限元仿真实践、人工智能设计思路初探、从CAD(computer aid design)到HAD(human aid design)等现代设计方法,通过云端案例库项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产教协同设计项目,结合云平台,将知识图谱向学生进行个性化推送,实现自适应迭代,使得多级项目能够融汇落地,阶梯拔高,最终实现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课程内容重构

教学方法改革——能力进阶提示

以课程项目体系为纽带,融合“工坊+智数”项目化教学体系,形成内外双师混合,虚实课堂混合,工数项目混合的多元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开展现代产业技术发展和学科专业知识发展相辅相成相融汇的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促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一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能力进阶的课程-课程群多级项目化教学

3.课程资源建设——素质素养提升

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的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以丰富多样、智数融通、虚实融合的智数资源与工坊资源提升课程实施的延展性,以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企业支持的资源云平台,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打破信息茧房,突破设计学习的固化思维。

4.课程思政——未来发展提神

将立德树人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以“五心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科认同,提炼课程的“精气神”。

重立心:师生共建机械资源库,紧密联系课程知识内容,以年轻人欢迎的短平快的多媒体形式,助力学生在内心深处萌生报国初心;

育匠心:以丰富的课程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行结合,心之所项,培育工匠精神;

共润心:以课程小项目培育兴趣使然的双创大作品,讲述科创突破小故事,带领学生参与双创,共同成长,互相滋润,闪耀出各自的光芒;

送暖心:带领学生将课程中的机械小作品带进小学,为孩子们带来硬核又有趣的科技日主题活动,点亮孩子的科技梦想,同时也让同学们投身社会服务,重温初心,拥抱成就感

展雄心:用生动的身边科研达人、身边科技前沿事,勉励学生学好机械课程,成为有能力、有情怀、有素养、有温度的机械人。

项目基于企业项目与学科竞赛“产创结合、问题导向”的课程教学思路,以“工程项目化教学+智改数转赋能”双线并行的新路径,打造了“提问、提示、提升、提神”为一体的、将知识层面的“点线面体”与能力进阶体系的“学思用创”有效对接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了“学生成长为中心”数字循证、过程性优化的循环生态,使参加机械设计课程的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的普及率提高到100%。获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依托课程项目作品衍生出的科技作品获奖20余项。开展各级教改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近三年承担省级教研教改课题10余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20余项,主讲教师带领团队获各类省级以上比赛奖项20项。课程内的点线面体——学思用创的创新教学模式引起强烈的反响,多次在高校及教学研讨会议作交流报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