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963年,清朝名臣曾国藩的曾孙,台湾东海大学校长曾约农,公布了收藏于家中的《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的复印本。

这份文稿写于1864年,至公布时已近百年。

其实李秀成去世后,曾国藩就已刊刻了《李秀成自述》通行本。

只不过,这本通行本和曾约农公布的复印本,出入颇多。

那么,两个版本孰真孰假?曾国藩为何要将原稿收藏于家中,而不及早公布呢?



英雄末路:

1864年7月19日,湘军悍将,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号令士卒炸开太平门城墙,攻入南京,太平天国陷落。

城内的太平军将士依然英勇不屈,与湘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当晚天刚黑下来,忠王李秀成便率领千余兵力保护着幼天王洪天贵福,径直从太平门杀出。

湘军是从这里杀进城内的,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李秀成居然会选择这条路线杀出重围,这就是标准的灯下黑。

看似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却是最安全的所在。

百年之后,毛主席来到南京登上太平门,对李秀成胆勇过人的大将之风予以了高度的赞扬。

湘军很快便发现了李秀成等人的行动,火速追了上来。

关键时刻,李秀成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骑乘,自己则换乘一匹普通的马留下断后。

正因如此,李秀成没能赶上队伍,只得落荒而走。



三天之后,他来到了南京东南面郊区荒山顶的破庙中。

马跑累了,李秀成也疲乏了,他把随身携带的大量珠宝吊在树枝上,本打算休息一阵就走。

没想到一帮当地村民循着踪迹找到这里,李秀成慌忙起身,却被村民们认了出来,竟一起跪在他面前失声痛哭。

他们劝李秀成剃头发扎起辫子,免得被清军抓住,可李秀成却坚决不肯。

就在此时,又有一帮村民赶来。

两帮人为了争夺李秀成的珠宝打了起来,其中有贪心者为了获得赏赐便抓住李秀成,将他送到了湘军大营。

一代叱咤风云的反清英雄,就此走上了人生末路。



谁解深意: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最后的猛将,正是由于他率部顽强抵抗,才使得湘军围攻天京两年多,付出了重大伤亡后才得手。

可想而知,曾国荃对李秀成之恨,可谓咬牙切齿。

根据湘军幕僚赵文烈的日记记载:

李秀成被俘之后,曾国荃亲自审问,他不仅破口大骂,而且还下令士卒用刀割伤李秀成的手臂和大腿。

尽管如此,血流如注的李秀成却紧咬牙关,一声不吭,纹丝不动。



当夜晚间,赵文烈来到监牢,问李秀成有何打算?

李秀成正定自若地回答了两句话:

第一,惟死而已;

第二,如果能让我写一封信遣散旧部的话,那我便死也瞑目了。

5天之后,曾国藩从安庆赶到南京,亲自审讯李秀成,并命他动笔开始写下供状。

又过了10天,李秀成写完供状,英勇就义。



有文章通过李秀成被俘的经过,认为他的死是因为贪心所致,理由就是他在跑路的过程中还携带了大量的珠宝。

但若要说贪,一个人最贪的是什么?是贪生怕死,最贪的是自己的生命。

这是普通人都懂的道理,作为太平天国忠王的李秀成会不懂吗?

他又何必舍生忘死护送幼天王杀出重围?他自己率领手下人马独自逃命不是更容易吗?

他又何必要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自己留下断后,甚至连头发也不肯剃?

何必还挂念着遣散已经无法翻盘的旧部,避免他们被湘军所杀?

他连自己的命都不贪,还贪那么多珠宝干什么?

唯一的解释就是,李秀成是想拿这些珠宝重新拉起队伍,将太平天国的大旗再次举起。



真假供状:

关于如何处理李秀成和他的供状,曾国藩可谓煞费苦心。

首先,他向朝廷上奏,以山长水远,恐生变故为由,申请将李秀成在南京就地处决,而不送往北京。

这条理由是清廷无法拒绝的,毕竟太平天国还有部分将士杀出重围,分布四方,于是便批准了曾国藩的请奏。

而曾国藩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在于:南京被攻陷之后,湘军兵勇在城内大肆抢掠。

这笔天量财产,曾国藩不可能让手下的将士吐出来,否则就会军心涣散,再起危机。

可一旦把李秀成押往北京,他就会把这件事情捅出来,到时候曾国藩无法向清廷交差。

李秀成死后,曾国藩立刻将其供状拿到安庆刊刻付印并发行,书名就是《李秀成自述》,史学家们称之为“曾刻本”



由于年代久远,“曾刻本”原书已经找不到了。

现在保存的“曾刻本”,是民国时代北京经营书画的老字号九如堂翻印的,又称为“九如堂本”。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将“九如堂本”和1963年曾约农公布的原稿复印本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有多处删改。

以复印本为标准,九如堂本将病死的洪秀全改为服毒自杀;

将李秀成杀出太平门的时间,从初更改为四更;

将李秀成被村民抓住,改为被湘军追兵拿获;

将太平天国十大错误的第十点,由“行事没有章法制度”,改为将各处兵马调回南京,保卫都城。

以上这四点改动,把曾国藩的推诿过错、谎报功劳揭示得淋漓尽致。

从而也充分地说明了,复印本才是李秀成真正的供状。

曾国藩推出了删改过后的“曾刻本”,却将原稿寄给在家乡的儿子曾纪泽,让他妥为收藏起来。



心惊肉跳:

经专家考证,曾约农公布的复印本虽然是原稿,但至少删减了万余字,而且没有结尾。

删掉的这部分内容究竟写了些什么,不得而知。

但我们可以从李秀成的真实形象,和原稿复印本中的已知内容来推断。

前文已经讲过,根据李秀成突围时的表现来看,他是太平天国的忠臣,也是反清到底的英雄。

那么原稿复印件中,李秀成又写了哪些内容呢?综合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陈述自己参加太平天国的经历,是被稀里糊涂裹挟而至。
第二,对天王洪秀全的不满,指责他在统治后期完全无所作为。
第三,诉说自己受到洪秀全无端苛责的委屈,数次提到“未遇明主”的感慨和遗憾。
第四,对曾国藩的统帅能力,以及湘军的作战能力有溢美之词。



综上所述,李秀成是在告诉曾国藩:

我并不想造反,只是一时糊涂随波逐流,我对洪秀全不满,他对我也不好,我觉得您才是真正有本事的统帅。

有鉴于此,被删掉的那些内容就呼之欲出,昭然若揭了。

在结尾处的内容里,李秀成很大程度上对曾国藩说了这样的话:

想清廷不过是关外蛮夷,竟以八旗十万之众,奴役我大汉子民达二百年之久。
如今您麾下猛将如云,精兵如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聚。
您若振臂一呼,天下必定响应,驱除满清鞑虏不在话下,我也非常愿意为您尽绵薄之力。
可是您若无所作为却又手握重兵,势必为清廷所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望您三思。

试想一下,曾国藩看到这些内容之后,怎会不心惊肉跳?

这也正是他把原稿收藏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毕竟这些内容若被朝廷看到,他曾家就必定会招致灭门之祸。



结语:

结合曾国藩在南京将李秀成就地处决,并大肆删改其供状可以推断:

李秀成即便到了生死关头,依然想使用反间计逆风翻盘。

只是他所托非人,就算他自己愿意做姜维,曾国藩也不敢做钟会。

参考资料:

光明网:《关于李秀成之死》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官网:《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太平天国网:《李秀成供词真伪曾国藩缘何篡改》

《“李秀成供”原稿释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