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达布尔已退化成默默无闻的沿海小镇,几乎难以为世界的眼光所瞩目。但在并不十分遥远的过去,那里也曾是中印度海岸的耀眼明珠。直至山河变色、斗转乾坤,才迅速从原有的高位上一路跌停下来。

其中的转折就发生在1509年,整座城市在完全被动中陷入刀山火海。



欧洲人笔下的达布尔港

早在1471年,俄罗斯旅行家尼基京造访达布尔,立即为眼前的盛况所折服。据他留下的回忆录记载,这是一座拥有大型城镇的广阔海港。不仅联通南方的迈索尔与北方的呼罗珊,也是阿拉伯、埃塞俄比亚等西方商业中心的合作伙伴。虽然统治本地的巴赫曼尼王朝中道衰败,但新崛起的比贾布尔苏丹国并不过多干涉日常事物,努力保护海运贸易的长期繁荣。



大航海时代早期 达布尔并未受到多少影响

即便在大航海时代早期,整座城市都没受到太多牵连。这主要是因为其所在位置比较特殊,既不属于南方的马拉巴尔海岸,也够不到北面的坎贝湾。当时的葡萄牙殖民者还满足于远海封锁,对于中北部水域缺乏探索,宁愿发兵威胁波斯湾和红海,从而使达布尔及周边港口得以维持现状。



穆斯林世界的反击 让印度沿海变得更加危险

当然,如此和谐的局面注定不能长久。作为传统产业链的受益者,几大穆斯林强权在1507年开启反击模式。他们由马穆鲁克埃及牵头,组织起包含奥斯曼土耳其、威尼斯、马拉巴尔土邦和古吉拉特苏丹的国际同盟。随即以坎贝半岛的第乌港为基地,出动欧式战舰迎击葡萄牙人。由于计划缜密、筹备得当,很快便在来年春季的焦尔海战中获得大胜。一度迫使对方龟缩回小城科钦,却没能彻底将他们逐出次大陆水域。



首任葡属印度总督 阿尔梅达

作为回应,首葡属印度总督阿尔梅达决定展开报复。他的远征军在1508年底启程北上,包括9艘各型战船和1900名作战人员,并且要按计划逐个扫荡沿途的港口城市。换言之,达布尔已成为两股势力之间的三夹板,只能被动选边而无法独善其身。城市的统治者别无他法,唯有尽可能强化武力。哪怕无法获得多少强力外援,亦要在历史的大展台上书写最后一舞。



战争爆发前 达布尔才匆匆建立防御设施

当年12月29日,阿尔梅达的舰队抵达达布尔,发现眼前的城市格外坚定。虽然过去很少设防,本地居民还是用较短时间挖掘出绕城壕沟,还在内侧建有配备火炮的两道木墙。后面则是约6000名守军,由居住在附近的印度教徒、宗主派来的突厥军户和少量穆斯林海员组成。另有4艘全副武装的大型阿拉伯帆船,负责堵住水道的入口位置。



除来自古吉拉特的武装商船 达布尔没能获得什么外援

此前,葡萄牙人在印度主要依托海战与堡垒防御,尚未有胆子进攻防御严密的定居点。于是,阿尔梅达执意从正面强取,好为日后的决胜充当实战演练。他派遣几百人的陆部队提前上岸,准备配合水面舰艇策动海陆夹攻。



守军的4艘帆船 很快在集火中湮灭

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的防御很难匹敌正规军老手。首先是拱卫水道的阿拉伯帆船,在顷刻间陷入欧式大帆船的集火之中。尽管穆斯林海员早已习惯将枪炮置于船上,奈何性能终究有差异、数量也严重不足。没能坚持多长时间,就被步步逼近的舰队撕成碎片。接着,重击又轮到紧挨着岸边排列的木墙,同样是在几轮轰击下严重松动。



正在登陆的 葡萄牙火枪手

与此同时,早已上岸的陆战队开始直面达布尔人的反扑。他们在小型舰艇的炮火掩护下,按照欧洲战场的习惯组成长矛方阵,稳步将冲出来的守军重新推回缺口。特别是配备优质板甲的贵族,在最前排位置引领全队突击。两侧还有数量不等的火枪手和弩手,用略微凌乱的轮番射击压制本地弓箭手输出。等到第二层木墙被顺利突破,整座城市的防御基本宣告瓦解,超过1500人在战场各头阵亡。



达布尔城的防御 并未坚持多长时间

尽管迅速取胜,守军还是让进攻者付出16人战死、220人受伤的代价。以至于阿尔梅达异常谨慎,一直等到晚上才率领主力上岸。鉴于这座城市顽强的抵抗,他决定授权士兵们在第二天实施劫掠。稍后又意识到很多残军仍潜伏于街道或社区之中,担心分散人力会引起不必要损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下令纵火将全城付之一炬。



达布尔成为第一座毁于大航海时代的港口

次年的1月5日,葡萄牙远征军离开达布尔,继续自己的北伐之旅。这座盛极一时的中印度港口,沦为首座毁于海权时代的重要城市,也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当地还要承受一轮又一轮的打击降临......



(全文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