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报告制度,是指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向被执行人发送《报告财产令》,要求被执行人按时、按要求主动上报个人(或单位)的责任财产情况,由此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网友咨询: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会怎样?

  白鹤律师解答:

  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白鹤律师补充:

  被执行人应当在报告财产令载明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书面报告下列财产情况:

  (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理财产品、有价证券;

  (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份额、信托受益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产报告程序终结:

  (一)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的;

  (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财产报告程序应当终结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九条 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白鹤律师

北京鑫诺律所律师。211,985院校民商法学硕士。曾供职于中国互联网协会、pptv、乐视网、腾讯公司任高级法律顾问。13年法律工作经验,擅长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并始终践行法律创造价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