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孟加拉国空军高级代表团再次访问意大利,并体验了包括“台风”战斗机、C-130运输机和直升机在内的多款装备。在舆论热炒“孟加拉国将采购歼-10CE”的情况下,这一举动被视为孟加拉国没有放弃原有计划,仍然考虑入手“台风”的表现之一。换句话说,歼-10CE想飞入孟加拉国,还真不是十拿九稳。


▲体验“台风”的孟加拉国代表

早在15年前,孟加拉国空军就提出了战斗机更新计划,并明确提出主要用于维护海洋权益——所以得是更安全的双发型号。考虑到当时,孟加拉国刚刚获得俄罗斯10亿美元信贷,又采购了16架俄制雅克-130教练机。再加上之前装备米格-29的经历,基本可以认为,孟加拉国一开始看上的就是苏-30。按照当时苏-30系列6000多万美元的均价,16架也就不到10亿美元,完全在孟加拉国承受范围内,战斗力也有保障,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苏-30当时确实很适合孟加拉国

问题在于,俄罗斯不久之后和缅甸打得火热,不仅也提供了雅克-130,还同意出口苏-30。孟加拉国对此极为不满,更不想沦落到阿亚战争中,亚美尼亚空有苏-30,却因为俄罗斯限制无法升级的困境,于是将目光转向其他机型。但“阵风”、“台风”和F/A-18E/F这些欧美双发战斗机,价格实在太贵了,孟加拉国根本买不起,所以这一拖就是十年。在2021年,孟加拉国鉴于经济条件大幅改善,每年军费已经调整到40亿美元以上的现实,决心重启战斗机采购,并明确了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超视距空战、海上打击能力和双发布局的四个条件。


▲F/A-18E/F最先出局

同年,孟加拉国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法国和意大利,开始考虑采购“阵风”和“台风”的可能性。欧洲媒体也连连发文,认为欧洲战斗机拿下孟加拉国订单指日可待,但这一等又是三年。去年孟加拉国恢复平静后,歼-10CE成为欧洲双风之外的第三个选择,让这份军购再添变数。不过,这一举措在当时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态,直到今年5月,歼-10CE在南亚暴揍“阵风”后,孟加拉国才开始认真考虑,采购歼-10CE的可能性。


▲“阵风”被歼-10CE击败后,已经不可能被孟加拉国选中

与此同时,欧洲为了争取订单,也为了消化开始退役的早期“台风”,提出了出口二手“台风”,并负责进行简单升级的方案,这就是孟加拉国代表团最近前往意大利的原因。参考之前二手“阵风”的销售经验,二手“台风”单价应该在1亿美元左右,“流星”和其他机载武器另算。相比之下,歼-10CE算上霹雳-15E和附属武器、配件的均价,应该是8000多万美元,价格和剩余使用寿命有优势。


▲全新“台风”孟加拉国当然买不起,但二手还是可以的

此外,霹雳-15E的实战表现也强于“流星”,更能满足孟加拉国的超视距作战需求。至于制海能力,同样在印巴冲突中绽放光芒的CM-400AKG,凭借240千米射程、3马赫速度特性,以及一架歼-10CE能挂载两枚的适应力,也强于“台风”搭载的类似武器。后者的优点,在于航程略长、外挂点布局更合理、多用途性能更出色(主要是指对地攻击)。换句话说,假如没有这次印巴空战,孟加拉国大概率会买下二手“台风”,然后再从中国采购类似FTC-2000的低端型号,形成新时代的“米格-29加歼-7”组合。


▲歼-10CE和“台风”的对决,应该很快就会出结果

但现在歼-10CE证明了自己,经济上又更有吸引力,这对于只是略微宽裕,实际经费仍然有限的孟加拉国来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双发战斗机的追求,毕竟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孟加拉国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掉头。这次孟加拉国代表去意大利,很有可能就是利用“台风”和歼-10CE的竞争局面,争取最优渥的条件,然后作出最终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