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教授因为长得太帅,好多女生追他,他烦得不行,就提了两个谈恋爱的条件:第一,结婚后,没时间陪女生逛公园;第二,女生不能打扰自己看书。这两个条件把很多女生都吓跑了,但有个叫王日英的姑娘没被吓跑。
这到底是在找结婚对象还是在找保姆,不沟通感情还不能打扰他的学习,这完全就是一个书呆子,这样能找到对象吗,谁会接受这样苛刻的要求?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长得帅在哪个年代也是一项硬资源。
“王同志,今天学校的舞会你要去吗?”
“王同志,你可以到我家给我辅导一下功课吗,我有些赶不上进度?”
“王同志,你要吃饭吗,我在六必居预定过了?”
周围同学像鸭子一样喋喋不休,王德民只觉得他们吵闹,打扰了自己的学习,王德民只是爱读书,但并不是死脑筋,他知道女同学围着他转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地方。
尤其是过早的结婚,他现在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没有遇到让自己喜欢的人,把时间放在无聊的社交上,王德民感觉很不值当。
为了让更多人远离他,王德民也列出了自己的恋爱宣言,一不准在空闲的时候说话,而不准在他学习的时候说话,这让很多对王德民抱有好感的人都纷纷退缩,明明是个大美男,说话却这么冷酷,婚姻是爱的港湾,这没时间那没时间,那还要结婚干什么。
话是这样说,但王德民周围清净了不少,王德民反而更高兴了,他高兴没有人再干预他的生活,至于爱情,他现在还在上大学,还没到谈婚论嫁的时候。
这当然不是说王德民是个纯正的书虫,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在乎,王德民也是有自己的课余生活的人,比如参加舞会,只不过他不会跟他不感兴趣的人一起出去。
王德民天性孤独冷漠,大学期间还好一点,到底还是跟同学接触,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年龄相仿,思考逻辑也相仿,毕业后他们都可以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单位工作,王德民家世好,父母都是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和医生,完全可以让王德民留在北京。
可王德民并没有这样做,他发誓让再无石油困扰,蒙着头进入东北油田,那时候大学生金贵,但再金贵也要到基层干活,王德民为什么能够从毛头小子,一个学校里面的书生得到领导的信任,工友的信任,,就是因为他真的跟工友下油田,夜里的时候还观测数据。
能吃苦,会吃苦,敢吃苦,这就是王德民受重视的原因,步步提升,可也正是因为对工作太重视,没时间找对象,在领导的安排下偶遇王日英。
王日英不知道王德民在大学的事迹,却对王德民很感兴趣,他的帅气,他的优雅吗,都让王日英沉迷,并毅然决然的嫁给了他。
至于王德民先前说的,不逛街不打扰读书,王德民也并未严格遵守这样的要求,说到底,当年在学校还是为了遣散更多人,制止更多人打扰他学习。
实际结婚后,两人是互相付出,王德民舍不得让妻子受到冷落,不让妻子劳累,事事顺着王日英,有时候王日英压力大,王德民也从未叫苦叫累,反而默默承受,王日英也明白丈夫的辛苦,总是在丈夫忙碌的时候给王德民解决生活的问题。
爱读书,可王德民并不死读书,工作回家后时常陪着妻子解闷,尽管两人的只是层面,工作并不相同,可王德民总是能静下心来听妻子絮絮叨叨,妻子也会倾听丈夫在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尽管他没办法提供太大帮助,可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妻子从未让王德民操心。
很多人可能觉得王德民长得这么帅,妻子相比也极为漂亮,事实恰恰相反,王日英并不是大美人,而是寻常知青一般的相貌,长得好看与否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之声:他被称为“最帅院士”,87岁仍坚守科研一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