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四川大学又上了热搜。此前,他们在官网上发布消息,日本考古学家宫本一夫将担任川大客座教授,被爱国而无知的网友攻击后,今天被网友发现,又悄悄撤下了这条消息。
川大的考古学很出色,据说光是三星堆的发掘和研究,就够他们吃几十年。聘请日本考古学家,也未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只不过是一个常规操作。
我猜他们并没有打算高调宣传此事,只不过是按照常规流程发布了一个消息,但是仍然被眼尖的网友发现。
网上有很多质疑,总结下来观点就是:为什么要让日本人来研究,我们中国人自己研究不行吗?
这种声音当然是愚蠢和无知的,有人开玩笑说,这些人可能根本考不上四川大学,却在教川大做事。
但是现实的悲哀就在于,很多事就是那些考不上川大的人说了算。
很明显,经过一周时间,川大方面注意到这种舆论,大概经过开会研究后,决定采取措施——既没有发出自己可贵的声音,比如,我们请谁当教授是自己的权利;也没有道歉——对不起,我们不该请日本人;而是悄悄撤下了消息,清除网上的痕迹。
这反映出川大迟钝的一面。
几年前,川大匹兹堡学院请何伟来较写作课,这引起很大关注,因为中国各大学里,都没有这么好的写作课老师;但是,川大请的时机也许不对,当时中美关系前景黯淡。
最终他们感知到气氛,采取不续聘的态度。这又引起轩然大波。
这一次也一样。聘请宫本教授,并不代表川大开明,如今撤下,也不代表他们知错,或者向那些“爱国而愚蠢”的声音屈服。
他们只是习惯性地迟钝而麻木罢了。
川大错过一个发言的机会。他们可以大方承认,发展中日文化交流,符合当今的国策和外交理念。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这样的做法是明智的。毕竟,此前苏州和深圳刺杀日本人的两位凶手,都被迅速判了死刑,其实已经反映出某种态度的转折。
但是,要求川大做一个明确的“表达者”,很明显是期待过高了。这再次证明一个判断,在当今,大学并不代表观念的新锐或者创新,而是相反——它们往往落后于社会普通水平。
他们撤下了自己的颜面,当然他们未必在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