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房子的时候,是怎么挑选的呢?是听从身边的“军师”安排,还是自己会去踩踩点,亦或者听中介一顿忽悠?我当时就因为受到朋友的蛊惑,去买了房子,结果现在赔的裤衩都没了,真的是一言难尽!



所以这里笔者还是提醒大家,买房子是人生大事,切勿冲动,当你看准房子的时候,还要多方面去考量,这样才能挑到自己相对满意的房子,要知道楼市的水深堪比大海。你可不要意气用事,尤其是我们普通人,挣点钱也不容易,更是要小心谨慎一些才行。



和很多做房产的朋友聊天,他们都是买了几十年房子的了,上次谈到买房子的时候,尤其是2025年买房,要牢记七字诀:买大买旧不买三,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一、买大:改善需求成主流,政策利好加持

"买大"并非盲目追求面积,而是瞄准市场趋势与政策导向。2025年,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多地政策密集落地。



例如,北京市出台《关于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的通知》,要求新建住宅项目中120平方米以上改善型户型占比不低于30%;同时,多孩家庭额外获得购房指标,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提升至150万元。

此外,广州、深圳等城市针对改善型购房者降低交易税费,增值税免征年限从5年缩短至2年。



一方面,人口结构变化催生大家庭居住需求,大户型空间更灵活,能满足多代同堂、居家办公等场景;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金融、税收工具引导楼市供给侧改革,鼓励开发商建设高品质住宅。对购房者而言,此时入手大户型,既能享受政策红利,又能顺应居住升级趋势。

二、买旧:现房为王,避开期房"盲盒风险"

"买旧"指的是优先选择现房或次新房。2025年楼市强调"稳",期房烂尾、质量纠纷仍时有发生。而现房"所见即所得",能直观检查户型采光、小区配套,政策亦明确"降低期房风险"。



更重要的是,部分城市推出"现房补贴"政策,购房者可享受额外优惠。例如,上海市发布《促进现房销售实施方案》,购买现房可减免契税1%-3%,同时优先办理落户和子女入学手续。成都更直接推出"现房优先摇号"政策,确保现房项目购房者优先选房。

对刚需族而言,拎包入住的安心感,远比图纸上的承诺更靠谱。所以买房子的时候,买已经建好的,也是聪明的一个选择。

三、不买三:三类"雷区房"慎碰

1. 违建房:这类房屋存在法律隐患,即使低价购入也可能面临拆除或产权纠纷。

2025年政策强化违法建筑整治,例如广东省启动"雷霆清违行动",明确违建房屋不予办理产权证,且禁止交易。购买违建无异于"火中取栗"。



2. 老破小:核心区老破小看似地段优越,但房屋老化、装修成本高、贷款年限受限等问题日益凸显。

北京某老旧小区业主吐槽:"墙面一铲掉渣,电路改造花了两倍预算,住进去才发现隔音差到能听见邻居吵架。"更关键的是,2025年《城市更新条例》明确,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升级,而非房屋价值提升。这意味着老破小升值空间有限,流动性下降。



3. 郊区房:尽管环境宜居,但通勤成本高、配套匮乏是硬伤。政策虽推进郊区基建,但见效周期长。

例如,广州某郊区盘宣传"半小时通勤",实际因道路拥堵需1.5小时。更重要的是,2025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后,郊区土地供应收紧,导致新房稀缺,二手房价格虚高。若没有产业导入,郊区房极易成为"资产陷阱"。



2025年楼市调控呈现三大特征,普通人应该要知道。

其一,"房住不炒"基调下,投机性购房空间压缩,自住需求更受保护。例如,多城市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60%,遏制炒房;

其二,供给侧改革深化,库存高地区减少土地供应,现房与优质改善盘成为主流。例如,武汉发布"现房销售试点方案",要求部分区域新房全部现房交付;

其三,城市更新加速,老破小与郊区房价值重构。在此背景下,"买大买旧"顺应政策红利,而避开三类"雷区房",则是规避风险的关键。

楼市没有万能公式,但"买大买旧不买三"的七字诀,为2025年购房者提供了清晰路径。在政策护航下,选择符合趋势的现房与大户型,远离高风险房源,方能真正实现"买房为安家"的初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