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到底还会不会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不是已经开始筑底了?

今天,统计局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4月份总体来看,不管是新建商品房还是二手房,售价都只是持平,甚至略微下降。分别来看,一二线城市相对平稳,仍有持平情况;但三线城市基本处于下降状态,虽然跌幅较小。

进一步具体分析70个大中城市的数据,上海的表现最为亮眼,可以说是领跑全国。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上海豪宅交易量较大且表现稳定,从而带动了整体市场房价上升。而且,受豪宅交易量上升的影响,房东和业主的心态也趋于稳定,使得整体房价出现环比上升,特别是144平米以上的大户型涨幅最为显著,上涨了28.5% 。由此可见,成交量带来的心态稳定和市场预期向好,为房价稳定奠定了基础。

除大户型外,90平米到144平米的改善型住房,成交价和挂牌价变动幅度也不大,这体现出房东或业主的议价能力在增强。上海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其市场回温能否成为先行指标,带动房地产市场整体向上呢?

再来看看全国总体数据。今年1 - 4月,房地产投资降幅达到了10.3%,连续两个月下降,4月份当月降幅更是达到11.3%,显示出降幅有加速下滑趋势。另外,4月份新房销售面积下跌了2.1%,销售价格下跌了6.7%,呈现出价量齐跌的态势。

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景气指数,在过去11个月曾连续改善,但到4月份这种改善态势终止,4月份较3月份略有下滑。不过,4月份突然出现拐点,与前11个月不同,未来几个月市场会呈现何种趋势尚不确定,但总体而言,改善局面还不稳定。

总体来说,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分层趋势非常明显。一线城市表现最佳,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部分核心二线城市表现也不错;但三线和四线城市目前仍处于低迷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迹象。

回顾我国房地产市场过去的发展,2003年到2013年期间,发展趋势向好且上涨幅度最大。当时,我国城镇化率不到50%,大概在42% - 43% 。随着每年1%左右的城镇化率增速,购房人口基数不断扩大,为房地产市场向好提供了基础条件。

而现在,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约67%,接近70%,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从房地产市场数据来看,2024年年底,我国城镇拥有的房子约3.97亿套,城镇空置率达到16.8% 。截至目前,整体商品房待售面积达5.7亿平方米,这还不包括在建和规划中的房屋。

可见,房屋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房子的需求最终由人口和家庭数量决定,自2022年以来,我国全国人口呈负增长趋势。当前格局是,总体人口数量减少,每年新增的城镇购房人口基数也不会持续稳定增长,而房屋供给已经充足,还有大量待售面积需要消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房价怎么可能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呢?

我也想问问大家,你是否有购房打算,或者有改善性住房需求?你手里的房子是涨价了还是下跌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