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苏州城外有个渔村,住着个叫阿瑶的姑娘。她生得柳眉杏眼,却自幼随父打渔,练得一身好水性。这日晌午,阿瑶正在芦苇荡收网,忽觉脚踝一紧,竟被麻绳拖入水中。
她心下大惊,却见水面浮起个油头粉面的公子哥,正是镇上绸缎庄的纨绔王少。这王少早对阿瑶垂涎三尺,今日特意雇了水鬼作祟。阿瑶咬破舌尖保持清醒,趁其不备摸出腰间鱼刀,照着王少手臂狠狠一划。
"啊!"王少惨叫着松手,阿瑶趁机钻入芦苇深处。她正要游走,忽闻身后破空之声,三枚透骨钉擦着耳畔飞过。转头望去,竟是王少从袖中射出暗器,幸得她水性极佳,一个鹞子翻身堪堪避过。
正僵持间,忽闻水面炸响,一道黑影破浪而来。但见那人手持鱼叉,三两下挑开暗器,将阿瑶护在身后。"王公子好手段,光天化日竟敢强抢民女?"来人正是同村猎户赵虎,常年打猎练就的臂力,竟将鱼叉舞得虎虎生风。
王少见势不妙,撂下句"走着瞧"便仓皇而逃。阿瑶抹了把脸上水珠,正要道谢,却见赵虎耳根通红:"阿瑶妹妹,我……我方才见你落水,心急才……"话未说完,远处传来渔船号子,两人慌忙各自散去。
是夜,阿瑶正晾晒渔网,忽闻窗外窸窣作响。推窗望去,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口衔支碧玉簪子。"姑娘白日相助,特来报恩。"白狐口吐人言,惊得阿瑶跌坐在地。
原来白日赵虎相救时,阿瑶慌乱中遗落了母亲遗物。这白狐乃山中灵物,三年前被猎户所伤,幸得阿瑶父亲救治。此刻白狐将簪子轻轻放在窗台,化作流光消失在夜色里。
三更时分,阿瑶被犬吠惊醒。但见村口火光冲天,竟是王少带着家丁纵火。原来他怀恨在心,欲毁阿瑶家渔船泄愤。阿瑶抄起鱼叉就要冲出,却被赵虎拦腰抱住:"你留在此处!"
话音未落,赵虎已翻出窗外。但见他身形如电,在火场中腾挪跳跃,竟用猎户绳套将纵火家丁尽数擒获。王少见状不妙,掏出怀中匕首刺来,却被赵虎一记鞭腿扫落水中。
经此一役,阿瑶对赵虎暗生情愫。这日她特意熬了鱼汤送去,却见赵虎正对着块玉佩发呆。那玉佩分明与白狐所赠簪子材质相同,细问之下才知,赵虎竟是二十年前被白狐所救的猎户之子。
"当年我父误伤白狐,是它衔来灵药相救。"赵虎摩挲着玉佩,"后来白狐每月十五都会来送药,直到我父病愈。"阿瑶听得怔忡,忽觉手中汤碗微颤——窗外白狐正静静望着他们,眼中似有泪光。
数月后,王少因纵火伤人被发配边疆。成亲那日,阿瑶将碧玉簪子与玉佩系在红绸上。洞房花烛时,窗外忽闻狐鸣,推窗望去,但见月光下白狐领着群狐,对着新房三拜九叩。
"善念如种,终得花开。"阿瑶望着满天星斗,将赵虎的手握得更紧。远处芦苇荡里,白狐望着新人相携而去的背影,化作一缕青烟散入夜空。从此渔村多了个传说:但凡月圆之夜,总能在芦苇深处听见银铃般的笑声,似在诉说着善缘天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