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徽黄山市旅游,如果没有太充裕的时间一一走访古村落,却又喜欢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想全面欣赏其精华,位于歙县的徽商大宅院是个不二之选。
徽商大宅院位于歙县县城中心,这里最早是明朝首辅徐阶后人、清初状元徐元文和榜眼徐乾学、徐秉义的祖宅。
如今人们以整体搬迁的方式,在宅院中汇聚了散落在古徽州境内极具典型徽派特色的29座明清宅邸,房屋多达上百间,在大宅院里逛一圈,可以一次看过瘾。
宅院内收藏的不仅是房屋,还有石桥、门楼、戏台、匾额等,它们共处一处,都曾是属于古徽州的古迹,因此风格上和谐统一,丝毫没有违和感。
“中和堂”可以很清晰看到明时徽派建筑“肥梁瘦柱”的特点。“肥梁”指堂屋中的横梁,中间粗大肥壮,两端略细,形似冬瓜,因此被称为冬瓜梁。“瘦柱”则说的是大梁下作支撑的柱子,与冬瓜梁相比,这柱子就显得纤细了许多,一肥一瘦形成鲜明对比。
除建筑之外,房间内的家具陈设与装饰同样耐人寻味。徽商崇儒重文,这一点既表现在他们喜欢兴办书院,喜欢结交文人名士等方面,也表现在宅院布置、家具陈设的低调上,没有奢华的装饰,处处显出风雅气质。
宅院中的建筑绝大部分在最初都是濒临倒塌或严重损毁的状态,经过修复后既没有破坏原有建筑的韵味,且再次绽放华彩,让人得以一窥徽派建筑的精妙和美好。
“徽州三雕”是欣赏徽派建筑必不可少的内容。宅院中有典雅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石雕,层次丰富的砖雕,它们和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为色彩朴素的徽派建筑添上灵动一笔。
穿行在一座座建筑中,光线忽明忽暗,照着来自百年前的字画,映着透着沧桑气息的匾额,让人感受到的都是古朴沉稳的气息。
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汇聚在一座宅院中,虽然百年之前它们分处各地,分属各家,现在却仿佛是融洽的一家人,一起营造出浓浓的传统生活氛围。
从外看,徽商大宅院的马头墙层层昂起,气势宏伟;走在其中,“三雕”精品比比皆是,花园精美秀丽,几乎所有徽派建筑中的元素都能看到,俨然一座让人大呼过瘾的徽派建筑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