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博物馆该如何与时代共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以一场“文物活化+跨界联动”活动,交出自己的答卷。活动以“寻找土山湾”为主题,以展览和“文脉微旅行”的形式,让土山湾博物馆和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实现了梦幻联动。


土山湾博物馆内正在举办“被凝固的时光:土山湾牌楼与宝塔的百年世博情缘”特展

跨越百年的故事,一段被凝固的时光

上午10点,土山湾博物馆迎来了一批从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赶来的客人,他们都是酒店住客,因为在酒店图书馆内看到了“寻找土山湾”文化展,特意从酒店来看木雕牌楼实物。

“真的很震撼,这种美是图片无法呈现的!”游客吴先生来自浙江嘉兴,上海是他经常来打卡的地方,但是土山湾博物馆自己是第一次来。“在酒店看到图片以及图书等,听酒店工作人员介绍在土山湾博物馆有实物,就来亲眼看一看。”吴先生一边举起手机拍照,一边与记者交流,木雕牌楼的精美工艺,让他不住惊叹。同时,他又为不能看到宝塔模型实物而惋惜,“从图片上看很精美,据说当年的实物依然漂泊海外。”


游客在土山湾博物馆内参观展陈

“是的,当年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宝塔模型,目前都在新加坡,土山湾博物馆呈现的是复制品。”说起宝塔模型,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言语中也有许多遗憾。

110年前,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木雕牌楼和宝塔模型远涉重洋,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脱颖而出,成为盛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其中,宝塔模型在全球展品中荣获头等奖。然而,它们在海外的漂泊也从此开启,2009年6月,木雕牌楼终于回到它的诞生地——上海土山湾,而宝塔模型则一直静静躺在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不为人知,直至2024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推出《塔游记1915年:从上海到旧金山》专题特展,84件宝塔模型才再次齐聚展出。‌


游客在土山湾博物馆内体验画木雕牌楼

为重现这段历史,在上海图书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支持下,土山湾博物馆举办“被凝固的时光:土山湾牌楼与宝塔的百年世博情缘”特展,以实物与文献结合的方式,首次将牌楼与宝塔模型图片集中展示,包括《1915年巴拿马万国赛珍会土山湾百塔图》图册、葛承亮与宝塔合影照片等精品馆藏。这也弥补了吴先生的部分遗憾,“在酒店看到部分介绍,这里的更详细。”

双展联动,让文物走出博物馆

吴先生提到的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寻找土山湾”文化展,是用图片和书籍来讲述木雕牌楼和宝塔模型百年传奇历程的尝试。

记者看到,在这座融合了老上海弄堂和巴黎设计风格的石库门别墅建筑的多功能厅内,关于木雕牌楼和宝塔模型的黑白照片与酒店陈设融为一体,关于土山湾、徐家汇历史的书籍摆上了酒店书架,让这座位于徐汇衡复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酒店,更深地融入了徐汇的文化肌理。


嘉佩乐酒店内的宝塔模型照片

下午2点,这里迎来了“文脉微旅行”活动的另外一部分客人。他们是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招募的市民读者,特意来参观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以及“寻找土山湾”文化展。他们在嘉佩乐文旅官的带领下,穿梭于酒店的石库门弄堂,感受石库门建筑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美,并积极参与互动沙龙,分享文化体验。李女士带着8岁女儿驻足在一幅宝塔模型照片前:“原来上海还有这样的‘宝藏’,孩子刚才还问能不能把这些木雕纹样画下来。”


市民游客在嘉佩乐酒店参加沙龙活动

“我们希望酒店成为文化连接器。”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市场传讯总监陆佳鸣认为,这场跨界合作不仅是文物与建筑的对话,更是文旅商融合的创新实验。嘉佩乐文旅官打造的“文旅嘉选”项目一直致力于把“最上海”的文旅体验带给酒店住客,让他们能沉浸式感受上海的文化与历史,而土山湾博物馆的丰厚历史,以及它所传递的匠人精神,与酒店的追求也很契合。“这些图片和图书让我们酒店更有故事感,也增加了建筑的历史厚重。”


市民游客在嘉佩乐酒店内“寻找土山湾”

“当文物走出玻璃展柜,走进生活场景,才能真正实现‘被凝固的时光’的流动。”房芸芳表示,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博物馆就应该用各种形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所知道、所了解,“这个活动是我们尝试的第一步,后续我们还想联合土山湾的‘湾区’小伙伴,像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汇中学等,以更为丰富的展陈和互动形式,让市民游客在‘湾区’停留的时光能更久一点,对我们徐汇的文化历史了解得更深一点。”

据了解,上海建业里嘉佩乐酒店的“寻找土山湾”文化展将持续至6月底。从酒店里的沉浸式展览到街区间的文脉微旅行,这场“文物走出博物馆”的新尝试,让人看到“博物馆+”时代的文旅商融合的探索方式,也让历史瑰宝在石库门建筑里焕发新光彩。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