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猴群有100只猴子,其中20只猴子道德高尚,80只猴子道德低下。这20只道德高尚猴子在生活中有80%的概率会遇到一只道德低下的猴子,道德低的猴子会让道德高的猴子吃亏,因此道德高的猴子为了避免吃亏(趋利避害),最终只有两个选择:第一拒绝与其他猴子交流,保持独处,第二改变自己,变成一只道德低下的猴子。所以最终形成的猴群局面就是,绝大多数猴子都变得道德低下,还有极少数个别道德高尚且不合群的猴子。

反过来另一种情况,同样100只猴子,20只猴子道德低下,80只猴子道德高尚。那么,道德高的猴子在生活中,只有20%的概率会遇到一只道德低的猴子,吃亏的概率比较小,所以它可以继续保持高尚,并尽量避免和那20只道德低的猴子相处。而那20只道德低的猴子,发现自己和身边大多数猴子格格不入,它们会选择寻找道德低的猴子一起抱团,寻求群体归属感。那道德低的猴子会不会向道德高的猴子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呢?不会,因为道德,从上往下滑很容易,从下往上走很难。所以最终结局就是,20只道德低的猴子抱团成群,另外80只道德高的猴子依旧按照往日一样生活。

还有第三种情况,猴群中,道德高和道德低的猴子各占一半,这种情况经过时间演变,最终结局仍会变成第一种情况,就是大多数猴子都变得道德低下。根源还是那句话:道德,从上往下滑很容易,但从下往上走很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