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中国宁波网报道,浙江省宁波市的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宁波特有的牛品种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险境,全球仅剩下了14头。

这样的数量,无论是对于哪一种物种来说,都是极为危险的境地,任何一个物种的消失也都是极大的损失。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特殊的牛品种,它又为什么会濒危到仅剩14头,人们又将如何保住这仅剩的14头,进而保住这一品种?



«——【·仅剩14头·】——»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地方畜禽品种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的千年共生。

而在浙江省宁波市,就有一种地方珍稀牛种,曾经险些灭绝灭绝,这一牛品种是宁波的特有品种,名为北沙牛。



宁波北沙牛是中国地方优良牛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宁波市鄞东,以及北仑白峰、郭巨等地。

这种牛种历史悠久,当地农户很早就开始饲养北沙牛,主要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役用和肉用牲畜。



在宁波当地农民几百年的饲养和选育之下,外来的耕牛与本土的黄牛不断杂交,选择,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北沙牛,在这一过程中,北沙牛已然成为了一种极为优良的牛品种。

北沙牛的遗传特征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本地气候和饲养方式,其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风味独特,是当地居民餐桌上的上佳食材,在农耕时也是不可缺少的“主力”。



尽管北沙牛具有许多优良性状,但其数量却在过去数十年间骤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北沙牛的数量就在逐渐减少,险些灭绝,到2007年调查时,只在它的分布地发现了仅剩下的14头

宁波近年来城市扩张迅猛,原有的农业用地逐渐被工业、住宅占据,北沙牛传统放养环境被破坏,养殖空间不断压缩。



再加上耕地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农业机械逐渐代替了耕牛,北沙牛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

与外来品种如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牛相比,北沙牛的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经济效益差,农户缺乏积极性进行饲养。



为提高产肉性能,部分农户引进外来品种与北沙牛杂交,这也导致北沙牛基因库纯度下降,种质资源遭受破坏。

从全国范围看,许多地方特色牛种也如宁波北沙牛一般,正经历种群锐减、种质退化、杂交严重的危机,曾经广泛分布于各地、服务于耕作、运输与肉用的地方牛种,如今在市场中难觅其踪,现在有许多农户甚至未听说过北沙牛。



«—【·宁波北沙牛·】—»

在意识到北沙牛的困境之后,当地的有关部门也对现存的北沙牛展开了调查和保护,并且进行选育,希望帮助这一优良的畜禽品种摆脱濒危的险境。

2012年2月15日,宁海新闻网报道,北沙牛的数量已经扩展到了29头,它们都被记录在册,集中饲养在鹰山牛场中。



尽管宁波北沙牛如今仅存数量有限,但其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北沙牛在耕地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再,但是它还是一种肉用价值很高的牛品种,甚至比引进的肉牛品种更加优质。



北沙牛的肉质鲜美,甚至比之大名鼎鼎的神户肉牛也不遑多让,北沙牛的成功培育也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牛肉选择。

而且除了肉之外,北沙牛还有很多的优点,是上好的牛皮,牛骨、牛角等也各有其及价值。



但是对于北沙牛的扩繁,专家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阻碍,牛的寿命有限,一般在10年左右,但是牛的繁殖却十分缓慢。

一般情况下,一头成年的母牛一年只能繁育一胎,并且一般只有一只幼崽,有时还三年两胎。



因此依靠仅有的十几头北沙牛自然繁育,短时间内是很难快速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

专家为此也一直在寻找能够快速扩繁的办法,希望能给它们用上新技术,通过提取北沙牛公牛和母牛的精子和卵子,然后形成受精卵,移植到其他品种的牛体内,“借腹生子”。

2024年12月4日,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的第一例北沙牛胚胎移植成功。



根据专家的预测,如果有合适的种群,那么后续在一年之内,就能增加5到10头的北沙牛,能够大大提升北沙牛的种群增长数量。

每一种地方牛种都携带着独特的遗传信息,具有潜在的抗病、耐粗饲、高繁殖率等优势,一旦灭绝,将造成不可逆的遗传资源损失。



地方牛种是特定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北沙牛是宁波本地特有的遗传资源,保护其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地方牛种往往是乡村农耕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地方节庆、饮食、婚丧礼俗等民俗传统,牛种灭绝意味着乡土文化的衰退。



北沙牛是当地传统的耕牛,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已经成为了当地农耕文化中的一部分。

宁波北沙牛,是宁波这片土地上沉淀下来的生物瑰宝,它不仅是地方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农业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还有很多像北沙牛一样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种的消失都是巨大的损失。

它们每一种都值得保护和传承,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使北沙牛重获新生,让更多的地方畜禽品种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

中国宁波网《全球仅14头!宁波北沙牛濒临灭绝》,2007-2-15
宁海新闻网《宁波北沙牛肉质可与神户牛肉媲美 现在仅剩29头》,2012-2-15
浙江日报《浙江首例!北沙牛扩繁用上了“胚胎移植”新技术》,2024-12-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