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有一的一个“爱”字让世界艺术界认识到了东方现代书法艺术的魅力,而后他又用一个“贫”字震惊了中国书坛,让国人感叹于日本现代书法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国人开始重新认识日本现代书法艺术。



日本现代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震撼国内书坛,在于其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发人深省的哲思,这是日本近现代文化艺术优势的展现。



震撼归震撼,争议总是存在,日本的前卫书法艺术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是转瞬即逝,但是在这短暂的发展时期当中,确实有很多艺术理念值得深思。



在日本前卫书法盛行的时期,曾有一幅作品因为理念太过超前被退展,尽管已经被判定是失败的作品,然而围绕着这幅作品的争议至今仍然热烈。



这幅作品就是日本前卫书道大师上田桑鸠的《爱》,这幅看似像一个“品”字的单字书法作品被取名为《爱》,作者给出的解释是三个“口”字代表着一家三口,这幅字呈现出的意境是小孩在前面嬉戏,父母在后面呵护,充满爱的氛围,故此取名。



不过这幅作品因为主体与标题太过背离,经过展会组与作者多次沟通后被退展,成为一幅失败的作品。



不过这幅作品被认为是日本前卫书法的边界,他用三个造型夸张的“口”字,组成了一个“品”字的结构,却营造出“爱”的意象,这种创意超出了时代文化的可接受程度,成为一种最极端的案例。



然而他所呈现出的思维的开放性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幅书法也许是失败的,但是作为一幅艺术品其构思绝对是精妙绝伦的。如今我们再看这幅作品的时候,依旧会被他奇妙的想象力所折服。



试想一下如果在国内举办一个以“爱”为主题的书法展会是什么模样,大概率会是抄录有关“爱”的诗词,或者呈现一个大大的“爱”字。



对文字的敬畏以及对“爱”的崇拜和向往,让国人很难逾越已有的“爱”字的藩篱,国人书写“爱”字肯定是完整的,唯美的。像上田桑鸠这样的作品是不会出现的,就连井上有一那个残缺的《爱》都不会出现。



不过“爱”并不完美也不伟大,更没有童话小说当中那么美好。年轻时爱的甜言蜜语,到老时却相对无言,其实早已厌倦对方,但也不舍离弃,这就是爱的真谛,充满欺凌和妥协的平衡。



爱有时也是残酷的,以爱之名往往伴随暴力,爱的很强势,被爱的也很痛苦,爱往往是恨的主要根源。



现实中的爱阴晴圆缺,但是书法家表现出来的爱却只能是完美直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思维禁锢,被禁锢的不仅仅是“爱”,而是所有的艺术灵感。



从上田桑鸠这幅作品当中看到的,不应该局限于笔法的粗糙,和构思的扭曲,而应该从他那天马行空的创意中探寻艺术创作的启示。



邵岩先生日前在介绍自己一幅射书作品的时候说:现代书法艺术更多的是表现能够引人思考的意象美,所以可以不择手段。



“不择手段”代表了为了实现艺术理想而必须持有的坚定信念,只有秉持这种信念,才可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



上田桑鸠的这幅作品就是很好的诠释。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幅失败的书法作品,但是围绕着它艺术构思的争议永远都会延续,始终不被书坛忘记,也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