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井上有一的一幅单字巨书拍出了150万高价的时候,国内外艺术界都为之震惊,津门巨匠王学仲先生更是撰文盛赞井上有一的书法,井上有一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现代书法艺术的魅力,更是深刻影响了中国书坛。
日本书法源自中国,一直以来中国书坛对待日本书法都是以师自居,然而当井上有一的作品在中国展出后,国内书坛深刻的感受到了日本书法的震撼力,其中的一些优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中国和日本虽为近邻,但是日本书法始终远离中国正宗,在结合其本土文化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书法艺术,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与中国书家坐而论道了。
日本近现代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艺术感染力强,这源于日本更早的开放,更早的引进艺术理念,日本的近现代艺术是享誉世界的,就连国内的顶级艺术展馆都要请日本艺术家进行设计。
日本国家整体艺术水平的高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巨大,加上日本非常独特的文化思想,让日本现代书法总能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哲思,比如井上有一的“贫”字系列作品,每一幅都是由巨大的“贫”字构成,但是每一幅都会给人不同的震撼。
国内书法的艺术构思才刚刚起步,其中也是受到日本现代书法的部分影响,现状是却举步维艰,民众和个别书家的保守思想,肆意批判和挞伐创新书法,营造出当今书坛“丑书”横行的假象。
究其根源在于国内对艺术的漠视,当下还有很多人认为艺术不如技术,甚至持艺术无用论,并且缺乏包容,这种恶劣的艺术认知大环境,让当今国内艺术界都饱受争议。
其次,日本近现代书法对汉字的重构更为大胆,汉字虽然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日本对于汉字的敬畏也许并没有中国人浓烈,他们可以更为大胆的对汉字进行变形改造。
比如井上有一最著名的一幅字“爱”,居然只写了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缺失,这种写法如果放在中国肯定不会被接受。
这种对文字的大胆改造赋予了书法艺术更为开放性的创作想象力,同时也赋予书法作品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字是书法的主要载体,但也是书法艺术表现的工具,现代书法强调的是文化注入,要引发观者的独特思考,对文字的使用不应太过拘谨。
第三,日本更为注重原创的理念也对书法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曾流传日本音乐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乐坛,就是日本尊重原创的真实写照。
这种对原创的尊重,促使日本人对待书法更注重创作而非临习,井上有一临写的《颜家庙碑》如果放在中国肯定是不过关的,但是就是这种基础却能够创作出令国内书家震撼的作品。
常看到很多日本人公开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其中很多都停留在初学阶段,但是他们就是敢写敢晒,这与中国书法学习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国人即便临帖几十年可能也不敢弃帖创作,始终在追求心目当中的继承到位,而忽视了个性塑造,从根本上偏离了书法学习的本质。
崇尚艺术展现力和尊重原创这两条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中国却难以成为主流声音,这就是造成中日艺术成就差距巨大的原因。
我们的很多艺术家都以西方艺术在世界扬名,但是日本却多次用东方艺术征服世界,如果我们还不觉醒,那么日本必然取代中国成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现在日本的一些文化符号已经深刻影响了世界,甚至影响了中国,比如所谓的武士精神,已经成为正直、勇敢、坚韧的代名词,而武士刀则是武士精神的代表,很多中国影视剧也用武士刀来彰显角色的正直勇敢,这种文化侵蚀源于国人过于保守和封闭,以及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
国人总是将溢美之词留给古人,用苛刻谩骂对待今人,将羡慕的眼光看向外边,留给自己鄙夷的眼神。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与自己同时代的国人会出现顶级大师。这种极度自卑的心态,让国内的艺术创新面临巨大阻力。
学习书法的根本不在于复刻古人,而在于表达自己。书法的生存也不在于始终继承,而在于创新发展,古人固然聪慧,但是也并非将书法写尽,艺术发展没有尽头,书法还有很多尚待挖掘的地方,今人书家都在努力,国人也应该营造更宽容的社会环境。
日本书法虽然源自中国,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对于这种优势,我们不应该无视或者抵制,始终要保持开放和谦逊的态度,去学习和思考,这才是书法家应有的文人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