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为目标,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角落。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近日,邹平市黛溪街道将移风易俗宣传与送戏下乡活动相结合,以“送戏下乡”小切口,助推“移风易俗”大成效。
邹平市黛溪街道北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兴顺介绍:“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协助下,北关村打造了‘新时代结婚礼堂’,礼堂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可同时容纳36桌人员就餐。同时免费为村民提供扎棚、安灯笼等服务,有效为群众减轻了负担,帮着村民办好家里的大事。”
近年来,邹平市黛溪街道创新宣传形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打造“文艺+宣讲”“服务+引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宣讲模式,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邹平市黛溪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王智敏介绍:“黛溪街道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减少人情负担,树立节俭理念。”
近日,在惠民县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一对准新人在提交了身份证和相关证明材料后,几分钟时间就领到了结婚证,并主动接受了婚前辅导服务。
领证新人藏会超说:“婚姻辅导师的一些话让我俩对家庭、爱情有了新理解,遇到问题时,我们要真诚坦率地进行沟通,而不是各抒己见地争论或者逃避问题。”
惠民县推出婚姻辅导服务,开设“婚前第一课”,把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家庭关系作为婚姻辅导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惠民县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婚姻辅导师李莉介绍:“我们会对新人普及‘红事指导标准’,标准对婚车、宴席、礼金都进行了约定,倡导广大新人抵制铺张浪费,节俭文明办婚事。同时,也让广大的年轻人意识到相亲相爱、相扶相守、理解包容、家庭和睦才是婚姻的真谛,这些比形式、面子更重要。”
据悉,惠民县在全县组建40余人的婚姻家庭辅导师团队和县镇村三级1000余人的婚姻家庭辅导志愿服务人员,包括法律工作者、资深调解员、金婚夫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每年接受婚前辅导服务的新人达2000多对。
惠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景乐军表示:“我们将婚姻辅导从婚后干预延伸至婚前教育,建立健全婚姻家庭辅导长效机制,围绕家庭维系、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家庭等方面,提供婚前、婚中、婚后全链条、全过程辅导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让好家风传遍千家万户。”
记者 董珊 通讯员 孟令通 林居易 赵伟 报道
来源:滨州日报
编辑:吴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