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宁区“民法典宣传月”启动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深入社区,精心策划“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将居民的“家长里短”与现代法治精神巧妙融合,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为推动民法典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解锁法治新体验,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传递法治温暖。


校园里,法援律师化身讲师走进课堂,以民法典为蓝本,结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通过趣味故事、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学生们讲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校园欺凌预防等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法治扣子”。


“法律直通车”也“开”到了辖区的快递站点,为快递员送上法律科普“实招”。针对骑手们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法律问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法援律师开展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列举了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发生事故的实际案例,详细剖析事故原因、责任划分依据以及骑手在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措施。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将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场景,让快递员快速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要点并深刻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事故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居民家门口,法律援助律师围绕“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物业服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用鲜活的案例解读民法典知识,让晦涩的法条变得“接地气”。


活动现场,作为“流动宣讲员”,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述邻里纠纷、合同维权等真实案例。

“活动已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解答咨询40余人次、惠及群众500余人,提高了群众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浩瀚表示,将民法典知识融入日常,以更加新颖、亲民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不同的活动形式将惠及更多的人群。

区法律援助中心表示,将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出“法援来帮‘宁’系列社区公益活动”,推动民法典宣传常态化,以法治力量护航治理现代化。


图片来源于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

撰稿: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