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同一楼迎来了一场由师生共同策划的校园艺术展——“纸周微展”。这场由学生方昊辰发起的折纸展览,不仅展出了他耗时数月创作的精致折纸作品,更通过互动教学展现了折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灵动色彩。

这场展览的主角方昊辰,平日在同学眼中是“惜字如金、略显腼腆”的学霸,却在折纸领域有着令人惊叹的“隐藏技能”。2020年初,五年级的他为迎接农历鼠年,偶然接触到复杂而逼真的折纸艺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一只略显笨拙的“纸老鼠”开始,他踏上了折纸探索之路。由于国内相关资料有限,六年级时他便让父亲从国外购得原版书籍。同时,他自己通过海外原版书籍自学,克服语言障碍,用一本厚厚的折纸手记记录下文献术语、折法图解,甚至融入物理、数学知识。


部分展品

方昊辰的作品以“不剪不贴”为原则,仅凭一张正方形纸张折叠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用45×45厘米正方形纸折成的“凤凰”耗时3小时,繁复的折序图解读是最大难点;鳞片分明的鱼由19×19个独立褶皱组成,需先逐一折出鳞片再“组装”成型;与“树蛙”同展的八条腿“虫子”则是他自主设计的作品,在借鉴经典折法基础上,通过平面设计分配纸张结构,历经多次计算与修改才得以呈现。

展览中,方昊辰不仅展示了临摹国内外“大咖”的作品,还展出了原创设计。一只与“树蛙”相伴的八腿“虫子”便是他基于折纸平面设计原理独立创作而成。他坦言,折纸的关键在于精确计算纸张分配和耐心执行,“每一步误差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尽管创作过程复杂,但完成时的成就感让他乐此不疲。


方昊辰化身“折纸导师”

展览现场,方昊辰一改平日的腼腆,化身“折纸导师”,指导同学们折叠他原创设计的火柴人。参与互动的同学纷纷表示,从未接触过如此精细的折纸艺术,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到了创意与耐心的双重魅力。美术老师祝仁杰透露,布展细节皆出自方昊辰的构思,从展台布局到立架设计,他都有清晰设想,“这个内向的孩子,在折纸世界里有着极强的创造力与执行力。”


折纸走进课堂

谈及此次策展契机,美育教师范依琳回忆,一次美育课的“一分钟秀”上,方昊辰的折纸作品照片令全班惊叹,随后他通过“美从何处寻”活动走进学校“素人策展”计划。方昊辰坦言,布展过程中回望数年折纸历程,更深刻理解了这项爱好的意义:“我想分享的不仅是折纸艺术,更是希望同学们找到专注的方向。”尽管高中课业繁重,他仍会在长假期通过折纸调节压力,“这是需要耐心与精确度的事,每一步误差都会累积,却也让我学会沉下心来对待生活。”


学生观展

记者:姚丽敏

照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陈海笑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