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里想往上走的人,很多有这样的心态,如果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提拔,自己还不会太着急,但如果眼看着别人升职调岗,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这时候难免就会心浮气躁,往往沉不住气的到处活动,要么干脆躺平摆烂。
其实,很多人吃亏就吃亏在提拔前的沉不住气,在曙光来临前的那一段破防了。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时期——在提拔的等待期,要好好蛰伏。
一、为什么说提拔的等待期,要好好蛰伏
很多人觉得蛰伏就是耗时间,这可就错大发了。真正的蛰伏至少得干三件事:
第一,调整焦虑的心态。 谁看着别人升职心里不着急?但聪明人会把这些焦躁揉碎了咽下去,变成每天实实在在的行动。比如每天抽半小时研究政策文件,每周整理工作里的经验教训,这些小事攒起来,比干着急管用多了。
第二,赶紧补齐自己的短板。 平日里你工作和自身的一些不足和短板,在临提拔的时候可能就是个问题,这些看着不起眼的漏洞,关键时刻可能就卡住你的晋升路。趁着有空档,把这些坑一个个填平了。
第三,耐心做好分内之事。 现在分给你的可能是些边角料的活,但越是这种别人看不上的位置,越容易做出花样。把整理档案做出数据分析,把会议记录提炼成决策参考,冷灶也能烧出热菜。
二、哪些事千万不能碰?
1. 别上蹿下跳处处示好
今天给这个领导表忠心,明天给那个领导送材料,这种广撒网的操作特别败好感。体制里最讲究"路遥知马力",临时抱佛脚谁都看得出来。
2. 别拿加班当资本
天天在朋友圈晒凌晨三点的办公室,可能反而有刻意展现的嫌疑。这段时间你真正要展现的是你牵头完成了什么项目,解决了什么难题,这才是真成绩。
3. 别守着老黄历过日子
五年前管用的工作方法,现在可能早就过时了。特别要注意单位里新来的年轻人怎么干活,他们用的工具、琢磨的新点子,很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
三、怎么判断该不该动?
蛰伏可不是无限期的,得学会看天时:
起风的时候要站直:单位搞改革、换领导、接新任务,这些变动期最容易打破原来的格局,这时候你攒的本事才有机会亮出来。
下雨前先搬柴火:平时多和不同部门的人打交道,关键时刻才有人帮你说句话。但别搞得像搞关系,真诚地帮别人解决点实际问题更靠谱。
见好就收别贪心:如果领导开始让你参与核心会议,或者把重要文件交给你起草,这就是让你往前站的信号了。该表现的时候别缩着,但也不能吃相太难看。
四、蛰伏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经过这段日子的人都会有个体会:等待的那些年,其实是老天爷在帮你筛掉对手。那些没耐心的、光会耍嘴皮子的、吃不了苦的,慢慢都被时间淘汰了。最后留下来的,都是真正能扛事的人。
你现在每天读的政策、琢磨的业务、结交的人脉,都是在往自己的"能力账户"里存钱。等到机会来了,这些积累会像滚雪球一样爆发出来。
说到底,在体制里跑得快不如跑得稳。趁着大家急着往前冲的时候,你正好可以低头把自己的鞋带系紧,把路线看清楚。等真正发令枪响的时候,那些准备充分的人,自然能稳稳当当地跑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