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 圆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村头的田埂上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晨卷着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泞,身后跟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几名眉头紧锁的村民。

“老张家的地界争议拖了半年,今天必须解决!”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珠,从怀里掏出泛黄的村界图——通过这张图纸,他连续3晚熬夜比对档案,摸清了40年前的土地划分脉络。李晓晨摆证据、讲道理,终于令大家心服口服。

2024年初,新丰村因信访矛盾突出、村级事务瘫痪,被列为“重点整治村”。关键时刻,镇党委将目光投向了镇法律咨询调解员李晓晨。这位51岁的“金牌调解员”,曾在镇法治服务站化解纠纷百余起。2024年4月,李晓晨当选新丰村党支部书记。

刚到村,他便与村干部逐个谈心,再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仅用一个月便重新选举出41名村民代表,让村级事务重回正轨。

一场拖了大半年的“官司”,在宝清县推行“领头雁”工程后,总算得以解决。如今,宝清县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专业化管理机制,着力锻造一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头雁”。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光有热情不够,还得有真本事。”宝清镇建设村党支部书记马庆利深有感触。这位35岁的返乡大学生,刚进村时经验不足,工作一时打不开局面。老支书杨学凯手把手教,帮助马庆利逐渐成长起来。

2024年,马庆利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深受触动。回村后,他大胆创新,成立全县首个村集体全资控股的“宝建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棚室经济,带动村集体增收40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村干部担当作为,宝清县一方面推行村党组织履职“红黑榜”考评办法,列入“红榜”的予以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列入“黑榜”的挂号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充分关心关爱村干部,让他们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头雁展翅飞,振兴加速度。尖山子乡东红村党支部书记齐建忠带领村民发展大樱桃种植项目;七星泡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关文东带领村民成立谷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鲜食玉米加工厂……2024年,宝清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达134个。“实践证明,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我们要持续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从‘严选、细育、优管、厚爱’入手,培养造就一支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宝清县委书记徐斌义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0日 19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