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雨多不多,就看小满”,21日小满,今年会有大旱吗?看老祖宗的农谚咋说

一晃眼的功夫,5月份就进入到下旬了,而在5月21日,我们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反映降水的重要节气。


此时节,降水明显增加,正如民谚所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在北方,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小满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旺盛,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尤其是在南方不少地方,进入小满节气后,汛期也就如约而至了。

此时,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常常导致华南地区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甚至暴雨或特大暴雨。江南地区的江河湖泊也会因此而水位上涨。

如果在这个阶段雨水较少,可能是因为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这意味着黄梅时节的到来。而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没有,但是气温升高较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小满时节,民间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在一些地区,人们会举行“小满祭车神”的活动,祭祀的对象是水车车神。


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小满时节,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一杯清水,祭拜时将清水泼入田中,有祝愿水源涌旺之意。

此外,还有“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小满抢水”、“小满祈蚕节”、“小满食野菜”等习俗。

这些民俗活动是根据农耕社会的特点形成的,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实在小满节气的时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前面也说了小满后汛期基本就到了。


而在民间就有“夏季雨多不多,就看小满”的说法,认为小满节气还可以预测夏季的雨水多和少,会不会出现大旱。那这又该怎么看呢?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农谚中就有答案!

比如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等农谚流传,这些农谚都强调了小满时节雨水的重要性。

如果小满时田里蓄不满水,即小满节气前后降雨并不多,尤其是小满节气当天是大晴天,就预示着后面的降雨少,或者是降雨推迟了,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那么,今年小满的天气情况如何呢?会出现大旱吗?虽然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比如“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意思是小满时节如果有降雨,豌豆就会有好收成;如果没有降雨,豌豆就可能会歉收。

也是说明了小满节气的时候下雨了,后面的雨水均匀,不会出现大旱,这样豌豆生长不受影响,也就会迎来丰收。

还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里的“险”指的是小麦在灌浆期如果缺水,就会影响籽粒的饱满程度,从而导致减产。

另外,“小满南风,麦从风里熟;小满北风,干断田垄”,这句农谚表明小满时节如果刮南风,有利于小麦成熟;如果刮北风,则可能导致后面的天气晴天少雨,并且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长,还极大可能会出现大的旱晴。

当然,农谚是古人根据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现代气象学认为,降水的多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环流、地形地貌、海洋温度等。

因此,要准确预测今年是否会出现大旱,还需要结合现代气象数据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