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意味着,其全球化战略又迈出了重要一大步。

罗勇工厂奠基于2023年11月,仅用时一年多就完成投产。工厂集成了焊接、涂装、总装、发动机和电池等智能化车间,关键质量控制工位自动化率达90%,在泰国车企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悉,在投产仪式之前,泰国总理佩通坦还亲自会见了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对罗勇工厂项目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



近些年,随着长安汽车不断发展壮大,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出海也是必然选项。


2023年,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聚焦全球化的“海纳百川”计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四个一”发展目标和“152”战略布局。



“四个一”:计划到2030年以前,在海外市场投资超100亿美元、海外销量超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超10000人,将长安打造成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152”:将全球市场划分成“1+5+2”的战略布局形式。



“1”指中国本土市场,这是长安汽车的大本营,根基所在;

“5”指东南亚和欧洲两个战略培育市场,以及独联体、中东非、中南美洲3个战略攻坚市场。其中,战略培育市场主要导入新能源车产品,战略攻坚市场销售传统燃油车为主;

“2”指日韩和北美两个相对成熟且进入难度较大的区域,对这两个市场,长安汽车将持续跟踪,长远谋划,适时进入。

根据“海纳百川”计划,长安汽车走出了一条产品出口、品牌出海、产业出海“三步走”的出海路线图。先后在泰国、墨西哥、沙特、德国等召开品牌发布会,并加大力气构建包括东南亚在内地区的本地化运营,计划在海外设立20个整车及KD工厂,目前已建成投产9个KD工厂和1个整车工厂。

此次投产的罗勇工厂,便是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整车工厂,也是首个海外新能源生产基地。工厂年规划产能10万台,后将逐步拓展到20万台。



为什么是泰国?

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上世纪60年代起,通用、福特、丰田等跨国车企便在泰国罗勇府设厂生产汽车,培养了大量本地供应商和技术工人,被誉为“东方底特律”。随着近些年通用、福特等相继收缩业务,给了中国车企“捡漏”的大好机会。

此外,作为东盟成员国,泰国也有较大的综合优势。

其一,东盟十国总人口超过6亿,市场潜力巨大。且泰国制造的汽车可以免税出口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还能避开“关税高墙”覆盖到其他的右舵车市场;其二,在东南亚诸国中,泰国政府长期与我国关系友好,投资环境也很有吸引力,政策稳定性、市场准入、物流效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同时,泰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分重视。2021年就推出了“30•30”政策,目标是到2030年,将零排放汽车在全国汽车总产量中的占比提升到30%。为实现这一目标,泰国政府不仅对电动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予以关税减免,还对个人和企业购买电动汽车实施财政补贴。

所以,不只长安汽车,近几年包括长城、比亚迪、奇瑞、广汽埃安等,都在泰国启动了投资建厂计划。



此前,长安汽车已经在泰国市场推出了深蓝S07、阿维塔11等7款新品,未来三年还将陆续投放12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包括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产品,都将在罗勇工厂投产。

另外,长安汽车还将在罗勇建立泰国备件仓库,定位全球右舵备件中心。将以泰国为支点,撬动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右舵车市场。这个市场的总人口数超过7亿,目前仍以日系车为主,中国车份额只有个位数,挑战巨大,潜力也巨大。

这两年,国内车市高度内卷,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不足4%的历史低点,远低于工业企业利润率5.39%的平均水平,发展状态极不健康。因此,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走出去才是广阔天地。



2024年,长安汽车全年销量268.4万辆,其中海外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创下了历史新高。如今,泰国罗勇工厂已经正式建成,另有埃及等11个KD项目将陆续投产,未来的海外表现值得期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