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时好时坏!止颤只是表象,调这2处才是根本,用好这个思路,改善手抖不再反弹!
不少特发性震颤患者经常抱怨:“药吃了不少,这手还是抖个不停,社交场合根本抬不起头!”还有人四处打听“特效药”“祖传秘方”,钱没少花,手却抖得更厉害了。其实,光想着止震,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控制住特发性震颤,得找到背后捣乱的“真凶”——痰湿和气血亏虚!
很多患者一发现手抖,就急着找“止震药”,什么镇静剂、西药全往上招呼。可药吃下去,手是暂时不抖了,没过几天又开始抖,还整天感觉头昏脑胀、精神萎靡,甚至肢体麻木。你们以为这是药效不够?大错特错!从中医角度看,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复杂,但离不开痰湿阻滞和气血亏虚。痰湿内生,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则易生风动摇。而气血亏虚,无以濡养筋脉,虚风内动,也会导致震颤。就像一台机器,零件生锈,动力不足,自然运转不稳,抖动不止!只想着给机器上润滑油,不除锈、不加油,迟早要报废!
那怎么判断自己的特发性震颤是不是痰湿和气血亏虚在作祟?记住这几个信号:痰湿阻滞型:往往体型偏胖,容易水肿,除了震颤,还常伴有头重如裹、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舌苔厚腻,颜色偏白或黄。气血亏虚型:面色苍白或萎黄,没有光泽,除了震颤,可见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其指甲颜色淡白,没有光泽,甚至出现纵纹。只要符合其中一种或多种情况,别再一门心思止震,赶紧把重点转到“化痰祛湿、补益气血”上!
肯定有人要问:“那到底怎么调理才能控制住震颤?”别急,先给大家看个真实案例。60岁的李阿姨,特发性震颤8年,双手抖动严重,尤其紧张时更甚,严重影响生活。她尝试过多种西药,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副作用明显。找到田卫东看诊,见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眠差,手脚麻木。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这就是典型的“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如果只靠镇静止震,就好比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于是,田卫东医生给她开方子:黄芪、党参、当归、白芍、阿胶、枸杞、钩藤、地龙等。同时叮嘱她,注意饮食营养,多吃红枣、桂圆等补血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结果怎么样?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反馈头晕眼花明显减轻,睡眠好转,手抖的频率和幅度也降低了。根据病情调整药方,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她的手抖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日常生活、吃饭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