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特别推出“GO!TO辅德里”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探访红色场馆游览文博市集开设研学非遗大师课等多元互动形式,邀请市民游客走进“辅德里”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亲身体验非遗传统,切实感受人民城市建设成就,彰显红色场馆在快速变迁社会中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价值。

当天,熟悉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同名主题曲音乐在百年石库门里响起。原来,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学生们正在以扬琴、古筝二重奏快闪形式,用心演绎《辅德里》等多首经典曲目。悠扬旋律中,青年学子用艺术语言诠释红色精神,将历史厚重感与青春活力巧妙交融,带领现场观众一起加入这场沉浸式红色文化艺术体验。


位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东门广场的“辅德里”非遗市集格外热闹。纪念馆首发的“石库门透卡”以“辅德里”石库门和白玉兰为设计灵感,让众多市民游客“第一眼就爱上”。


市集上,不仅有党史知识打卡、“可看可带走”的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还有陈皮白茶、唐香技艺等多项非遗项目的集体亮相,让走进来的市民游客得以亲身体验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新技术,联通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参与学习,获得智慧。”

“希望能够有沉浸式AI体验课、数字AI机器人等更多有趣新奇的活动。”

这些留在“未来博物馆创想空间”留言板的文字和图画,每一句、每一划都是市民游客对“心中的博物馆”的美好期待和真挚建议。国家级非遗项目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受邀开设非遗传承课,引领青少年和市民一起深度探寻这项传统技艺中蕴含的匠心与独特魅力,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在开展多项活动的同时,还延长开馆时间,增设夜场,由专职讲解员与“明灯”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讲解团队将多时段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红色场馆导览。未来,纪念馆也将持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石库门里的“红课堂”,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城市文化、助力“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邢蓓琳

图片:邢蓓琳

视频:任念葭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