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亲戚盼穷不盼富,朋友盼富不盼穷”,这话虽扎心,却道破了人际交往里的现实。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像天上的云,看似挨得很近,实则各自独立。”
亲戚之间走动频繁,本是图个热闹和亲情,可有些话题一旦开口,就像点燃了火药桶,再好的关系也能瞬间翻脸。
一、别聊收入和财富,炫耀或哭穷都招人嫌
“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听说你家刚换了大房子,得不少钱吧?”这类关于收入和财富的话题,在亲戚聚会上特别容易引发“暗流涌动”。有些人忍不住在亲戚面前炫耀自己工资高、生意好,以为能换来羡慕,结果却招来嫉妒。就像表舅家的儿子,每次家族聚会都要显摆自己年薪百万、开豪车,时间久了,其他亲戚表面上夸他有本事,背地里却吐槽他“爱出风头”。
反过来说,在亲戚面前哭穷也不是明智之举。你跟亲戚抱怨自己工资低、日子过得紧,遇到心眼儿多的,转头就把你的话添油加醋到处传,甚至还会在家族群里道德绑架:“你这么困难,咋不帮衬帮衬穷亲戚?”更糟糕的是,有些亲戚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给你介绍不靠谱的工作或者拉你入伙搞投资,最后让你掉进坑里。
老祖宗早就提醒过“财不露白”,亲戚之间,谈钱伤感情。不管你是过得好还是不好,关于收入和财富的话题,能避就避。实在被问到,就打个哈哈:“够花就行,比不上你们!”把话题赶紧岔开才是王道。
二、别议论婚姻和家事,家丑不可外扬
“你俩结婚这么久还不要孩子,是不是有啥问题?”“听说你和老公总吵架,到底咋回事?”婚姻和家事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雷区。有些亲戚打着“关心”的幌子,对别人的婚姻指手画脚,甚至在背后嚼舌根。邻居张阿姨就吃过这亏,跟表姐吐槽了几句女婿的不是,结果第二天整个家族都知道了,女婿知道后,跟她的关系变得特别僵。
就算是自家过得幸福,也别在亲戚面前过度炫耀。你晒老公送的名牌包、秀孩子的名校录取通知书,表面上亲戚笑着恭喜,心里说不定正犯嘀咕。老话说“家和万事兴”,家里的事,关起门来说,别拿到亲戚面前当谈资。遇到亲戚打听,就含糊过去:“日子就这么过呗,没啥特别的!”
更要记住,千万别在亲戚面前说其他亲戚的坏话。你以为是私下吐槽,结果分分钟变成家族大战的导火索。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句无心的抱怨,能引发几代人的矛盾,到最后收拾都收拾不了。
三、别评价孩子的教育,费力不讨好还得罪人
“你家孩子成绩这么差,得抓紧补补课了!”“孩子这么小就玩手机,以后肯定没出息!”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亲戚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你要是随便评价人家的孩子,就算出发点是好的,也容易被当成指责。
我表姐就因为这事和姑姑闹掰了。姑姑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表姐给孩子报太多兴趣班,把孩子累坏了。表姐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当场就反驳,两人吵得面红耳赤,从此再也没来往。老话说“隔辈亲,亲又亲”,可在教育观念上,亲戚之间很难达成一致。
就算亲戚主动问你教育经验,也别全盘托出。可以分享一些通用的方法,但别直接否定对方的做法。实在不好回答,就夸孩子的优点:“你家孩子可聪明了,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毕竟,夸孩子永远不会出错,还能皆大欢喜。
四、别聊敏感的政治和宗教话题,三观不合易起冲突
家族聚会上,总有些亲戚喜欢高谈阔论,从国际形势聊到国内政策,从宗教信仰谈到人生哲学。这类敏感话题,最容易引发三观不合的争吵。每个人的立场、经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一旦争论起来,很容易伤了和气。
朋友的舅舅就是个“时政迷”,每次聚会都要发表长篇大论。有次和表哥因为某个政策观点不一致,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不欢而散。老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亲戚之间,没必要非得在这些敏感话题上争个对错。
遇到亲戚聊这些话题,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就当个安静的听众,点头微笑就行。千万别较真,更别试图说服对方。毕竟,亲戚之间,和和睦睦比什么都重要。
亲戚之间,讲究的是亲情和缘分。但再好的关系,也经不住“口无遮拦”的折腾。记住这些不能提的话题,不是教人虚伪,而是为了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就像作家杨绛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和亲戚相处,少些是非,多些包容,日子才能越过越舒心!